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A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医务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情绪疏导。针对李某因身体突然的变化而引起的情绪低落,社会工作者在积极介入医疗过程中,应辨识个人的压力生活事件成因,缓解李某情绪。
2.出院准备服务。由于急诊所提供的是短期性医疗服务,对于需进一步接受专科治疗、长期疗养或可出院返家的病患来说,在出转院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整合医疗、社会、财务等资源,利用个案管理的原则,在病患住院期间,安排适当服务使病患及家属能及时获得适当后续照顾。社会工作者介入出院准备服务的目标,就是希望能促使病患获得连续性照护,并排除在出转院时可能面临的风险事故。3.社会心理评估。社会工作者根据临床的指标,针对特定疾病、特性病患属性,进行社会心理功能评估,以发掘病患的潜在需求。尤其对于高风险个案,更会通过持续性的评估历程,了解病患疾病史、就医史、家庭史或生活史,掌握病患状态,以协助病患获得较为全面的服务。4.咨询服务。社会工作者为病患及家属提供一般性的咨询服务,诸如相关手续的办理、医疗救助政策咨询、协调社区资源与活动,或是在疾病适应上与照顾上需注意的事项。总的来说,社会工作者提供的咨询服务并不涉及治疗方面,主要是促使病患及家属能在急诊室期间,对相关权益或服务方式有更详尽的了解,增进良好医患沟通。相关试题
小张是某老年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多年来为该社区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该社区中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在一次定期地对社区内老人进行生活情况调查时,小张遭到一位老人的拒绝。这位拒绝小张的居民是一位失独老人,老伴在一年前去世了,老两口唯一的女儿早在十年前就因车祸去世,多年来老两口互相扶持,当老伴去世后,这位失独老人便陷入了巨大困苦。小张在社区服务这些老年人的过程中,发现类似这样的失独老人不止一例,为了帮助这些老年人走出痛苦的阴影,小张开展了对失独老人的社会工作研究,以社区内的这位老人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如何深入失独老人家中,发掘服务对象的潜能,实现服务对象的正能量自我成长。?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小张应采用哪些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并说明其方法论及其范式。
赵某在建筑公司已工作五年,公司没有给赵某缴纳工伤保险费。一次工作中,赵某在工地视察时不幸从三楼摔落,被工人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事后,赵某虽没有性命之忧,但经有关部门评定为二级残疾,需要护理。赵某家人找到社会工作者,希望社会工作者协助赵某维护其合法权益。? 问题:? 1.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有哪些?根据赵某的情况,他是否能被认定为工伤?? 2.根据工伤保险权益,赵某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哪些?
老郭退休前是某部队的高级军官,去年回家后,对新的生活非常不适应,不喜欢出去活动,也不愿与邻居打交道,但每次与家人、朋友说起在部队的生活时,就会变得神采奕奕。老伴看到老郭这种情况很是担心,鼓励他多与老朋友聚聚,有时间参加一些社区活动,但是都被老郭拒绝了。无奈的老伴只能找到社会工作者,希望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老郭。问题:1.结合本案例分析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有哪些2.社会工作者应该开展哪些介入工作
案例:雅琴,50多岁,机关干部,丈夫在一家公司工作,收入较高,夫妇俩平时就感情不和,现在丈夫早出晚归,常在外“拈花惹草”,对家中的事不管不问,只把工资交给妻子,家里大小事情都由雅琴料理。雅琴夫妇有两个孩子,儿子30岁,他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与奶奶关系亲密,至今没有固定工作,常闲待在家,雅琴看他不顺眼,两人口角不断。女儿在雅琴身边长大,母女关系十分亲密,可女儿只谈朋友不结婚,也给雅琴增添了许多烦恼。雅琴的丈夫在其父亲去世后,将没有收入、身体有病的母亲接到家中一起生活,这给雅琴增加了负担,雅琴内心十分不满,婆媳之间摩擦不断,婆婆和儿子站在一起抗衡雅琴,女儿则站在雅琴一边。雅琴的丈夫为了避免与雅琴冲突,逃离家庭矛盾,始终保持“中立”角色,两个孩子与父亲的感情也十分冷淡。这个家庭每天都生活在紧张的气氛中,雅琴觉得家里人在躲避她,也担心丈夫有一天抛弃她,脾气越来越暴躁。雅琴感到很孤独无助,也无法向亲友诉说苦恼,所以来到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求助。问题:1.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说明本案例中导致家庭问题的家庭结构状况(次系统、系统之间的边界、角色和责任分工,权力结构)。2.依据导致家庭问题的家庭结构状况,指出该家庭中的哪些关系需要改善
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有什么关系?
某市有300所小学,共240000名学生。这些学生分布在全市5个行政区中。其中重点学校有30所,一般小学有240所,较差的小学有30所。现要从全市小学生中抽取1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请设计一种适合本研究需要的两阶段抽样方案,并指出每一阶段的抽样框、抽样单位、所使用的具体抽样方法,以及每阶段抽取的样本量。
李奶奶,65岁,丈夫10年前去世,大儿子婚后买了新房一家人单住,小儿子阿峰与老人同住,婚后育有两个孩子,姐姐8岁,弟弟6岁,都已上小学。近几年阿峰赌博成瘾,负债累累,两年前与妻子离婚,两个孩子便由老人照看,因此引起大儿媳妇的不满,经常背地说老人不好,婆媳关系紧张,甚至不让自己的孩子去看望老人,小区的其他居民也因此对老人一家有些看法,对阿峰的评价都很负面。去年阿峰查出腰椎间盘突出,初中学历的他既干不了体力活儿,也找不到固定的工作,没有病痛的时候就出去干点临时工挣点钱补贴家用,他自己也很着急,也很想改过自新,但很无力,没有一技之长,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李奶奶负担很重,但两个孩子很听话,成绩也很好,让老人很欣慰。唯一让老人发愁的是孩子的家庭作业遇到难题时没人辅导。前几天李奶奶摔断了腿,在家治疗,孩子无人照料,老人担心不已,经常默默流泪。问题:1.上述案例中,李奶奶一家有哪些需求2.请分析导致李奶奶一家目前面临困难的主要原因3.请分析解决李奶奶一家困难有哪些可用的资源与优势
试论述定性研究的一般过程。
高老太今年76岁了,她的丈夫早年去世,唯一的儿子也因意外先她而去。高老太靠着微薄的养老金独自生活。高老太家里饲养了5只猫,其中年龄最大的一只公猫已经9岁。最近,有邻居到居委会投诉高老太养猫带来的环境问题。某日,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来到高老太家强行抓猫,在此过程中,9岁的老猫被捅伤致死。高老太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她表示,这些猫是她生活下去的依靠,她一直把这些猫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社会工作者在了解到情况后,准备开展对高老太的关心服务工作。[问题]1.上述案例反映了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性,请解释社区社会工作的定义及其特点。2.请结合社区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运用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安排处理上述案例中事件的具体步骤。
在某高级小区里,有许多女性住户是“全职太太”,她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照顾好丈夫和孩子的饮食起居,几乎没有自己的休闲时间。王正红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她在成为全职太太前是某小学的音乐教师。为了照顾这个家庭,她生了宝宝之后就放弃了原本稳定的教师工作,这让她感到很不舍得。经过几年的适应,她虽然已经习惯了每天照顾家人的饮食起居,但前几天以前的学校领导给她打电话,希望她能回来继续教学并担任教研组长。尽管王正红当即回绝了学校领导的好意,但心里始终不是滋味儿,在做家务的时候也会因为想着这件事情而走神。王正红的丈夫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他鼓励王正红可以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但王正红却陷入了更大的矛盾之中,偶尔还会对年幼的孩子发无名火。其实据王正红了解,她的很多邻居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于是在丈夫的陪同下,王正红前来寻求社会工作者的帮助。?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王正红主要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2.针对王正红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案例:邵勇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家庭,高中毕业后他选择入伍成为了一名士兵。家人也都很支持他,希望他能在军队中好好表现,争取考军校的机会。在一次运输物资的任务中,邵勇乘坐的汽车由于下雪路面结冰而发生侧翻,他也在事故中严重受伤,导致颈椎以下高位截瘫,从此生活不能自理。退役后,邵勇被移交至政府安置,由国家集中供养。但是入院以来,家人由于生活困难,从来没有到医院看望过邵勇,也再没有联系。年轻的邵勇考虑到自己以后的生活,感觉毫无希望,开始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并且拒绝治疗,甚至出现自杀倾向。问题:1.根据邵勇的情况,评估其现在存在的问题有哪些2.简要介绍危机干预模式及其主要的服务阶段。
小芬,女,16岁,初中三年级学生。小芬有两个哥哥,都是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现在都已经成家。小芬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但由于这两年天气干旱,庄稼收成不好,父亲便出去打工,做起了农民工。小芬的父母一直对小芬寄予很大希望,希望小芬能考进重点高中,所以对小芬要求严格,要她努力学习,一定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小芬虽家庭不富裕,可是在小芬的教育投资方面,父母却很舍得。从小芬小时候起,小芬的每一天都排满了学习课程,小芬父母还为小芬买了各种各样的辅导书。小芬外出玩耍的时间很少,出去玩一会都要向父母请示,得到父母同意,买文具、衣服等,妈妈都会全程监督。小芬看到很多同学都可以去外面自由玩耍,可以随意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心里很羡慕也很难受。小芬如果和同学出去玩,回来也不敢跟家里人说,害怕挨父母批评。马上就要中考了,小芬很担心,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父母会责备她,有时小芬不敢回家,故意在外磨蹭,还学会了对父母撒谎。小芬的父母觉察到小芬经常说谎,而且最近一次月考的成绩也没有以前考得好。1.小芬面对的主要困境有哪些?2.针对小芬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在介入时可以用到哪些相关理论?
丽芬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经常抽烟喝酒,每年拿不了多少钱回家。丽芬除了种地、养猪、养牛之外,还要照顾上学的女儿以及多病的婆婆,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婆婆和丈夫都希望丽芬能再生一个男孩,可丽芬自己不想再生第二胎,也一直没有怀上。因此,丈夫和婆婆总是冷言冷语,丈夫甚至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有时还会打她。丽芬得不到丈夫的关心,觉得自己很没用,在村里抬不起头来。性格内向的丽芬找过村里要好的姐妹诉苦,大家都很同情她。村里像她这样挨打的妇女有不少,但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丽芬曾找过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丽芬家人的工作,但没有起什么作用。村里人背地里对丽芬将家事告诉外人有些议论,也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没有给丽芬什么帮助。丽芬感觉活得很累,有过离婚的念头。可是,父母住在弟弟家里,自己如果离婚,带着女儿能去哪里呢?她想过自杀,但一想到女儿没了妈妈之后的日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她感到无助,自叹命不好,不得不认命。不久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丽芬所在的村庄开展服务。丽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了解,前来该机构求助。1.根据增强权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丽芬个人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2.从优势视角看,丽芬拥有哪些资源?3.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运用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4.从个人、小组和社区三个层面,提出解决丽芬问题的简要策略。
某市为进一步推进该市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鼓励和倡导广大市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近期开展了一次全市志愿者表彰大会。会上对服务于本市并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进行了表彰,颁发了证书及志愿服务奖励。并于会上宣布,本市4A级以上旅游景点将对获得四至五星级评定的志愿者免费开放,对获得一至三星级评定的志愿者半价开放。?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促进该市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2.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推动社区志愿服务事业的持续发展?
某中学三名不到18岁的高中学生,在假期为寻找一时的刺激而到某商店盗窃,后被抓获。因盗窃数目巨大,他们面临的可能会是几年的牢狱之灾。但该市建立的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检察机制使之得以改变。这项制度名为“诉前考查”,这意味着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进行非监禁化处置。犯罪青少年由社会工作者进行3个月的诉前考查,表现良好的话将免予起诉,反之则进入诉讼程序。1.结合案例说明矫正社会工作的定义和服务对象。2.对于上述案例中的三位青少年,矫正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服务,请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