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材料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98~100题。
语文课上,李老师布置了一个限时讨论任务。学生们按照前后桌四个人一组,开始讨论。李老师巡视发现,有的小组只有个别人在发表观点;有的小组看似很热闹,但是在聊与问题无关的话题;也有小组讨论得很认真,顺利形成了一致看法……
时间到了,李老师让同学们结束了讨论,请各组汇报,结果只有一组的小韩和三组的小张两个人举手。李老师让小韩先说,可是小韩的声音很小,李老师失望地说:“你声音太小了,我们都没听清你在讲什么!”小韩听完很沮丧。
接下来,李老师让小张发言,小张汇报的声音大了一些,说:“我们觉得……”
小张还没说几句话,李老师就说:“你能不能简洁点儿呀?”小张愣了一下,不知如何说下去,干脆就坐下了。李老师再问哪个组继续发言,却再也没人举手了。李老师生气地问:“你们怎么都一声不吭呢?”小刘站起来说:“老师,这个问题我们讨论也讨论不清楚,还不如您直接讲!”

策略选择

100.针对材料中小刘的话,李老师怎么回应最合适?

A

“通过讨论进行自主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不能什么都依靠老师。”

B

“讨论了这么久都没讨论清楚,更说明这个问题有讨论的必要。”

C

“这个问题涉及到的知识,我以前都讲过,你们好好回忆一下。”

D

“我讲很容易,但是通过讨论主动思考,你们理解才会更深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的教育机智。对于课堂中学生的意见,教师应当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发挥教育机智。材料中,小刘因为知识难度而提出停止合作学习的想法,李老师应当说明讨论的意义在于深入理解,从而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D项正确。
A项:虽然说明讨论的必要性,但是“不能什么都依赖老师”也否定了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会引发学生反感。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再次强调学生并未把问题讨论清楚,只会激化学生消极情绪,引发师生矛盾,导致课堂更加尴尬。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强调知识讲过,让学生回顾,无疑是将学生讨论不出的原因推卸给学生,并未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并未正面回应讨论是否要组织的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