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A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1)小组工作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标准。香港理工大学何洁云等根据下列分类标准,描述了小组的类型。
①依据小组的形成可以划分为组成小组和自然小组。a.组成小组。小组是通过外部的影响和干预而组建起来的,这种小组一般有较强的目的性和结构性。比如任务小组、工作委员会、兴趣小组等;b.自然小组。自然小组是人们自然而然聚在一起的小组。由于一些自然事件、成员间的互相吸引或感觉需要等因素而形成,他们通常具有较低的组织结构,如家庭、朋辈小组、街头玩伴群体等。②依据组员的参与程度可以分为自愿小组和非自愿小组。a.自愿小组。是基于组员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自愿小组中所有组员都是自愿参加。比如志愿者小组、家长技巧训练小组等;b.非自愿小组。组员不是因为自身动机和主动性组成的,具有强制参与性的小组。例如,在矫治机构中用于组员转变行为的治疗小组(戒毒小组等)。③依据成员间的联系可以将小组分为基本小组和次层小组。a.基本小组。基本小组的组员具有较高的互动频率和紧密联系。基本小组都是很小型的,小到组员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与任何一个人互相交流。最典型的基本小组就是家庭,有些互动性小组(如成长小组等)也会有这样的效果;b.次层小组。组员之间相互联系较少而且关系不甚密切。例如同事等。④依据小组的结构可以分为正式小组和非正式小组。a.正式小组。具有正式的小组结构,确定的角色和地位。通常,正式小组有特定的目标去指导组员的行为。任务小组、行动小组、教育小组等都属于这种类型;b.非正式小组。不具有正式的结构。通常,小组没有明确的目标,组员自然地聚拢在一起,通过互动达到交往和满足个人需求的目的。如同学小组、街头玩伴小组等。⑤依据组员的界限可以分为封闭小组和开放小组。a.封闭小组。封闭小组从小组聚会开始到结束都是相同的成员组合,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加或减少组员。一般说来,深刻的互动关系和一些特殊的治疗关系都是在封闭的小组中完成的。比如,对吸毒者所做的“情感小组”;b.开放小组。在小组过程的任何时间都允许成员加入和离开。一般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都具有很高的开放度。⑥依据小组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为社交小组、教化小组、服务或志愿者小组、兴趣小组、任务小组、意识提升小组等。a.社交小组。小组目标是组员的关系改善和互动。小组活动围绕着提升组员的社会交往能力开展。这种小组在我国的学校和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有所开展;b.教化小组。小组有明确的角色指引和行为规范指导。通过小组工作教化和训练组员品德、行为、纪律等方面规范化,提升他们的自觉意识。学校、青少年中心等有很多教化小组。我国目前主要通过说教方式而很少用小组工作进行教化;c.服务或志愿者小组。通过小组开展义务服务工作,培养和发掘公民的服务意识和潜能。我国有许多志愿者小分队就属于此类;d.兴趣小组。通过小组发展和培养组员的各种兴趣和能力,陶冶情操。我国学校和青少年中心都举办各类兴趣班;e.任务小组。小组有明确的任务(工作)取向。比如环保小组、艾滋病公共宣传小组等。我国有各类任务小组;f.意识提升小组。这类小组致力于对组员的增权,提高他们对自己和社会整体的意识。比如,妇女意识提升小组、单亲母亲支持小组;g.教育小组。用小组的方法帮助组员学习与自己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相关的各类知识,目的是增进小组组员适应社会(生活)的知识和技能。用小组的方式进行“非正规教育”,学习与自己生存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对组员能力提升和自信心培养作用很大。比如,家长技巧训练小组、性病艾滋病青少年小组、村妇手工艺传习小组等;h.成长小组。成长小组通过组员之间的互动,促使他们从思想、感情和行为等多方面觉醒并深刻反思,从而不断获得成长。小组最终的目的是帮助组员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获得改变(成长)。例如,大学生成长小组、老年人成长小组等。我国许多机构都做过成长小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i.治疗小组。治疗小组是通过小组互动,帮助有“问题”(如社会功能丧失,违反法律和道德等)的组员恢复社会功能,改变“不良”行为和态度,治愈身心“疾病”等。例如戒毒小组、偏差青少年行为矫治小组、精神病人适应社区生活小组等;j.社会化小组。帮助组员学习社会适应技巧和行为方式,提高他们应对社会压力的能力。例如提高青少年自信心小组,帮助儿童学习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康乐小组等;k.自助和互助小组。这些小组都是以组员自己的资源作为支持,以达到转变态度和行为的目的,或者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例如,针对下岗女工建立的创业自助互助小组,单亲母亲或受虐妻子支持小组等;l.社会行动小组。这类小组工作的目的是利用小组资源,集结社会力量,达致社会改变,维护小组组员或社区的整体利益。这类小组已经趋向于社区工作的方法。各种类型的发展性小组工作就是通过群体组织的方式,进行社区倡导或社区教育等,目的是推动社区的改变。例如,一个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小组,就是通过社区倡导和宣传等行动,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2)结合中国的实际,小组工作具有下列功能:①对组员而言,小组有助于个人学习群体经验。组员在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与其他组员的互动,得到支持,改变情绪、态度和行为,从而增强其应付社会变迁的能力和自信心,更加适应社会。②对整个小组而言,小组工作有助于建立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使组员在健康的团队氛围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组员通过与其他组员的合作,培养了一种团队精神,这种团队的凝聚力可以增强社会和谐、团结和稳定。③对社会环境而言,小组可以极大地丰富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小组对个人提供的经验和力量,无疑对整个社会的整合和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小组还可以通过组员的社会行动,推动环境和社会政策的改变,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相关试题
某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采取了技术改革,并在企业内部进行了职工岗位调动,甚至导致部分职工下岗。由于这次变动涉及了多方的利益,特别是部分下岗职工,该企业和部分职工多次就岗位调动和下岗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该企业的综合部负责整个企业的劳资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社会保障工作以及老干部管理,在这次改革中,负责下岗职工的工龄买断金发放、养老保障手续的办理等工作,他们每天要直接面对大量情绪激动的下岗职工。这段时间里,综合部的员工有很大的压力,既要完成企业领导交代的任务,又要安抚下岗职工的情绪,他们夹在中间很不好受,有苦说不出,与下岗职工的沟通出现了障碍。有时候,遇到一些顽固的下岗职工也避免不了一顿争吵,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中工作,他们已出现消极怠工、烦躁等情绪。?问题:?1.这个案例中存在哪些问题和需要??2.假如你是一名企业社会工作者,你认为介入的目标有哪些??3.针对上述案例中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张洋高中学习成绩较差,家境中等。高考时家里花钱找人帮他进入了一个三本大学,学费每年两万。在大学学习会计专业期间,仍然面临很大学习困难,成绩在班级属于中下水平。花费如此高昂金钱之后,当他听说毕业有可能没有学位证时,内心紧张不安,学习、休息受到影响,期末考试成绩也越来越差。而成绩越差,他就越担心拿不到学位证。?问题:?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将如何运用个案工作的基本技巧帮助张洋?
试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意义及其发展方向。
某社区居民王先生,今年50岁,近几年先后被诊断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由于身体受疾病困扰,一直在家休养,主要由妻子打些零工补贴家用。目前整个家庭经济陷入困难,一是王先生每个月都有一大笔固定的药物费用支出;二是王先生儿子在读初中、女儿在读高中,每个月的生活费、每学期的学费等对于整个家庭也是不小负担。王先生妻子一方面要帮忙照顾王先生,一方面还要努力打工赚钱,令王先生十分内疚,恨自己无能承担不了养家的重任,觉得对不起妻子。从社区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王先生家庭经济状况符合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但王先生家目前并未申请办理低保。?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王先生的家庭可享受哪些社会救助政策??2.结合上述材料,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你该为王先生家庭提供哪些服务?
案例分析二:王仁,男,1983年6月出生,技校毕业,赋闲在家,非常渴望找到工作,但由于其智力水平有限,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一旦有了就业机会也经常因面试时无法从容应对考官的提问而被淘汰。他平时很少出门与朋友来往,社交圈比较狭小,除了偶尔在家看球赛、打游戏机之外并无太多兴趣爱好。王仁为人忠厚老实、做事勤恳踏实,但碰到困难就会失去耐心与信心:有时脾气倔强、态度固执,常因琐事与父母发生争吵。问题:1.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分哪几个阶段2.试析上述案例中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3.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服务目标与计划。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本原则。
(2018年)林女士三年前从农村嫁到城里,全职在家照顾儿子。半年前,儿子发高烧被误诊,智力发展受到了影响。丈夫对此颇有怨言,指责林女士不负责任,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认为林女士没有文化难沟通。林女士则埋怨丈夫每天早出晚归,对自己极为冷淡;觉得城里没人可以倾诉,常感到自卑和无助,害怕被丈夫抛弃。夫妻间常为一些小事争吵,婚姻关系出现了危机。林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郭求助。小郭了解了林女士的情况后,决定对其进行家庭干预。小郭为夫妻双方提供咨询,帮助其分析面临的困难,引导双方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婚姻问题上;改变对彼此的消极态度和看法,让夫妻双方从相互指责转化为共同努力解决面临的困难。同时,小郭挖掘林女士的优势和能力,引导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帮助她拓展社会支持网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林女士的压力得到了缓解,夫妻关系得到了改善。问题:1.本案例中小郭扮演了哪些专业角色?2.小郭运用了哪些家庭干预技巧?并列出对应的具体做法。?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新型社区纷纷涌现,社区建设的内容正发生着变化。这就给社区社会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社会工作的内容就显得更为重要。试阐述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并加以举例说明。
一个月前,刘某夫妻俩开着三轮车一同去市区贩卖大米。在回家途中,由于路面崎岖狭窄,而车灯又意外地出了故障,刘某不小心将三轮车开入路旁的沟中,导致夫妻俩当场身亡。刘某的女儿刘姗姗才9岁,她没想到一夜之间便失去了父母,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刘姗姗无法接受父母意外去世的巨大不幸,整日以泪洗面,天天一个人待着,学也不上了,不和任何人说话。邻居们看她可怜,帮她解决吃穿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才好。后来,邻居向民政局的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1.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有哪些2.刘姗姗是否可以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其依据是什么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帮助刘姗姗走出困境
王阿姨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结婚,与老人同住,小儿子在外省读大学。最近,王阿姨因与儿媳之间产生了矛盾而心情烦躁,晚上经常失眠,唉声叹气。经社会工作者了解,原来让王阿姨与儿媳产生矛盾的原因是房子。儿子与儿媳刚结婚时,王阿姨家只有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在朝夕相处下,王阿姨与儿媳总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发生口角。为了不影响家庭和谐,王阿姨和老伴商量后,决定把房子让给儿子和儿媳住,老两口再到外面买一套房子,因为是用他们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养老金买的,所以房产证上也只写老两口的名字。没想到这件事招致儿媳的不满,儿媳说两套房子的房产证上都不写他们的名字,是老人故意的,想要日后将房子留给小叔子,甚至还威胁说,如果房产证上没有自己的名字,以后她就不负责两位老人的赡养问题。这番言论让王阿姨伤透了心,也因此而不知所措。问题:1.请界定在上述案例中,王阿姨面临的主要困境。2.针对王阿姨目前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主要采取哪些介入策略3.作为社会工作者,在妇女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上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2017年)社会工作者在某职业学校开展服务时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佳,动辄不动与任课老师产生冲突,甚至擅自离开课堂;有些学生流连于网吧,经常夜不归宿。社会工作者经过进一步评估,发现大多数学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觉得读职业学校没前途,既懊悔过去读书不认真,又不愿面对现实,更没有为改变现实而采取行动。社会工作者决定依据现实疗法中的“责任”、“现实”和“正确”三个基本要点,开展以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为总目标的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破冰游戏等方式促进组员间的相互交流,树立积极、正向的伙伴关系;与组员共同制定契约,形成小组规范,使组员逐步认识到遵守规范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通过“自画像”、“生命环”等活动,协助每位组员开展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行为并进行合理评估,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社会工作者借助良好的小组互动氛围,通过角色扮演、示范、鼓励等技巧,协助组员学会真实表达,并履行自己的决定和承诺。问题:1.围绕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的总目标,列出本案例中小组工作的具体目标。2.分析小组工作在本案例中发挥的功能。
小杰,1 2岁,因幼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小杰的双脚不能自行站立、独立行走。当时小杰家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因此,没有对他进行及时的康复治疗,这给小杰的生活、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转眼小杰到要入学的年龄,家里的经济条件有所好转,也能给小杰带来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因小杰双脚不方便,且担心他会因此而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小杰的父亲就没让他按时入学,而是请人在家中单独教小杰好好读书写字,同时也非常注重小杰在兴趣特长方面的培养,看到小杰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就请老师教他学习绘画,后来小杰又喜欢上唱歌,于是小杰的父亲又找来声乐老师教小杰唱歌,基本上小杰喜欢什么,父亲都会及时请相关方面的老师来教小杰什么。久而久之,母亲感觉到这样有些不妥,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某社会工作事务所,向事务所里的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1.请针对小杰的情况,分析他所面临的困境与需要。2.如何依据社区康复的原则帮助小杰3.当小杰进入特殊学校接受教育后,社会工作者应如何配合学校做好特殊教育工作
范某,男,56岁,未婚,文化素质较高,是位民间编织艺术家。范某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十多年,关节畸形,肿大,行走困难,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范某身残志坚,自强自立,从事民间编织艺术工作30余年,但收入微薄,现在每月主要靠当地民政部门的补助为生,经济状况窘迫。范某自患病以来一直与哥嫂一家同住,嫂子照顾他生活起居,家庭非常和睦。不幸的是,嫂子在不久前被查出患了子宫颈癌,手术后身体虚弱,难以继续照顾范某。而范某的哥哥身体状况也不好。哥嫂有一个儿子,在附近的商场做客服工作,结婚后与妻子一起在外居住,他们夫妻二人轮流照顾三位老人。三位老人的居住条件非常差,挤在一个十多平米的老式四合院内,终日难见阳光,房内没有自来水、上下水道和卫生间等设施,院内有一个公用自来水管,厕所在大院外约250米处。范某由于行动不便,大小便只能在家中完成。如今,范某向医务社会工作者咨询有关住房的无障碍改造问题,并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予适当帮助。【问题】1.医务社会工作有什么特点2.上述案例中,范某面临的困境有哪些3.针对范某的情况,医务社会工作者应为其提供哪些服务
周婷今年29岁,22岁大学毕业后来到省城工作,并认识了当地人张涛,在相处了4个月后他们成为了闪婚一族。周婷在孩子出生后辞职当起全职太太。因为自己在省城没有什么朋友,所以也不怎么出门,很少和别人交往。张涛是一家公司的市场部经理,平时应酬很多,常常到半夜才回家。这也导致夫妻之间交流越来越少,感情也越来越淡薄。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周婷发现丈夫与公司的女同事有了婚外情,很受打击,一气之下与张涛离了婚。她觉得是自己太没追求,太没能力,才使丈夫在外面找了别的女人。离婚后周婷独自带着女儿生活,虽然张涛每月会按时给她和女儿一笔抚养费,但周婷始终觉得对不起女儿,觉得是自己的决定让女儿没有了完整的家庭。因此,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也感觉很无助,作为一名单身母亲,她无法接受自己离婚的事实,觉得自己的人生太失败了。在孤独和无助的处境下,周婷找到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在社会工作者进行了解后,发现社区还有好几个与周婷有相似经历的单亲母亲。问题:1.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看待单亲母亲家庭2.请谈谈针对周婷目前面临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如何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的工作方法采取介入策略
试论述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