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A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上述材料各自采用的督导方法为:
(1)材料1中督导老刘每周与小周进行一次面对面交流,说明老刘采用的是个别督导,个别督导是最传统的督导方式,由一位督导者对一位被督导者用面对面的方式,定期、定时(每周或每两周一次,每次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举行的讨论,另外视情况需要,也会有一些不定期的督导会议。其技巧为:①是督导者要诚恳地倾听社会工作者的诉说;②二是督导者应仔细研究和批阅被督导者的工作记录、服务报告,以便发现被督导者的不足,提出教育的重点;③三是督导者应采取接纳的态度,接纳被督导者的感受;④四是在提出评价和建议时,语气要委婉,以免被督导者出现抗拒心态;⑤五是督导者要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随时提供示范性的方法和技术,帮助被督导者更直接处理客观情境下的服务对象需求和问题。(2)材料2中不同社会工作机构的人员每月都会聚在一起开督导会议,并且采用轮流主持会议的方式,说明是同辈督导的形式。同辈督导是指具有相同需求、观点或技术层次的个人和一群社会工作者,通过个别互惠方式或团体讨论方式进行的互动过程。同辈督导的技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同辈督导团体的组成技巧,二是组织同辈督导会议技巧。(3)材料3中老邱制定督导计划,准备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定期开展不同主题和内容的活动,帮助3人成长,说明老邱采用的是团体督导。团体督导是一个督导者和数位被督导者,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定期(通常是每周、每两周或每个月举行一次,每次一至二小时)举行讨论会议,小组人员由二三人至七八人不等。团体督导的技巧为:①督导者熟悉团体成员的姓名、性格,并与之建立良好关系;②督导者必须能引导团体成员集中注意力和向心力;③督导者须尽量促使团体成员,能自动自发和自由自在地提出问题、观点和建议;④督导者须事先早有准备,但讨论时宜负有弹性地加以修正;⑤督导者应敏锐地察觉团体成员的潜在感受,并加以适当的处理和引导;⑥督导者对“社会感情型”(感性)和“问题解决型”(理性)的成员所表现的观点,善加引导与应对;⑦督导者应在讨论的每个段落作“段落结论”,并在结束时提出清晰和具体的归纳及结论,以便被督导者能够领悟和方便实施。相关试题
小张,37岁,未婚,无业。从某职业学校毕业,专业是形象设计,由于小张在考试时太紧张,毕业考试没有通过。后来学校推荐小张去某超市做收银员,但只做了三个月,小张就被辞退了。之后又做过一个月的服装销售人员,就一直失业在家。小张与父母同住,她一向比较听母亲的话,但是自从母亲经常催促她出门找工作之后,小张就渐渐反感母亲,与父母的交谈也逐渐减少,家庭气氛变得很紧张。?小张性格内向,且因在工作方面屡屡受挫,其内心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很强。她整天在家无所事事,而且几乎不出门,小张自己也很苦恼。面对这样的情况,小张的母亲选择向社区的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假如你是该社区的社会工作者,准备依据小张的情况开展个案研究,请根据以上情况撰写一份个案研究报告(从问题的诊断和分析,指导策略,实施策略,实施结论,跟踪及讨论、反思等方面简述即可)。
小鹏,15岁,今年初二。爸爸李某一直在南方打工,妈妈刘某在家照顾小鹏和他7岁的妹妹。小鹏的奶奶身体一直不好,患有脑血栓,爷爷身体还可以,能做一些农活。所以妈妈还要照顾小鹏的爷爷奶奶。近几年爸爸妈妈的感情一直不和,村里一直传言小鹏的爸爸在外地与别人发生了“婚外情”。小鹏听说此事后,很生气,也很难过,他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但是心里也开始对爸爸充满了愤怒和怨恨。小鹏很心疼妈妈,对妈妈很关心也很依恋。去年妈妈因为尿毒症去世。没过多久,爸爸就带回来一个女人小梅,而且这个女人已经怀孕。小鹏十分恨自己的爸爸,与爸爸一句话都不说。他十分想念妈妈。他再也没有心思学习,成绩一直下降,在班级处于倒数,老师对其很生气,也无可奈何。小鹏的奶奶十分疼爱小鹏和他的妹妹,小鹏和妹妹也对奶奶十分依恋。但是奶奶的身体越来越差,自己的生活都无法自理了。李某的经济收入并不高,很多钱都要花费在小梅身上,很少给小鹏和奶奶生活费。因此小鹏和奶奶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奶奶也没有足够的钱去治病和买药。小鹏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交相关的费用,准备辍学。小鹏和奶奶没有参加新农合也没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亲戚朋友虽觉得小鹏家十分可怜但是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帮助他们。小鹏感到十分绝望、沮丧,感觉生活没有任何意义,想过自杀,但是舍不得奶奶和妹妹。社工小王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准备介入该家庭,为其提供服务。【问题】1.结合材料,绘制出小鹏家庭的结构图,评估小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交流情况。2.根据我国的社会救助政策,小鹏的家庭可以申请的救助有哪些3.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改善小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为其提供社会救助
小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你作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社区内像小玲家这样的隔代教养家庭(即祖父母抚养孙子女)越来越多。请针对这类儿童的需求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
(2020年)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范围与局限性。
某养老院近来入住了二十多位老人,他们对新生活非常不适应,要么整天抱怨,要么不和其他老人来往,要么觉得生活很无趣等。【问题】假如你是该养老院的社会工作者,请针对养老院老人的需求,拟订一份服务方案。
小文是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眼中,他一直都是一个聪明好学的学生。但是由于几个月前他认识了两个不爱学习的朋友,在他们的带领下学会并迷上了网络游戏。小文再也无法专心学习了,成绩直线下滑。老师和父母对他感到很失望,同学们也为他感到惋惜,大家都想帮他回归正途,但是小文却不听劝告。小文说自己也感到很苦闷,但是自己就是戒不掉网络游戏。?问题:?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小文的情况加以评估。?2.根据评估的结果,提出具体的介入策略。
案例:邵勇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家庭,高中毕业后他选择入伍成为了一名士兵。家人也都很支持他,希望他能在军队中好好表现,争取考军校的机会。在一次运输物资的任务中,邵勇乘坐的汽车由于下雪路面结冰而发生侧翻,他也在事故中严重受伤,导致颈椎以下高位截瘫,从此生活不能自理。退役后,邵勇被移交至政府安置,由国家集中供养。但是入院以来,家人由于生活困难,从来没有到医院看望过邵勇,也再没有联系。年轻的邵勇考虑到自己以后的生活,感觉毫无希望,开始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并且拒绝治疗,甚至出现自杀倾向。问题:1.根据邵勇的情况,评估其现在存在的问题有哪些2.简要介绍危机干预模式及其主要的服务阶段。
小高是某机构的社会工作者,最近他被机构安排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中,负责入户探访体弱老人。小高的督导老刘在老年人社会工作服务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在探访之初,老刘就向小高示范了如何与体弱老人接触的技巧。包括:不时轻轻接触老人的手和肩膀,表达肯定和关怀;说话时语速要慢,语调平缓,句子简单直接;发问时只提一个问题等。?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老刘的行为属于教导被督导者哪方面的知识?
陈某被父母送到一家公立中学就读。虽然他很用功,可是由于基础薄弱,成绩始终不理想,这让他感到很苦恼。同班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城里的孩子,同学们对陈某浓重的乡音嘲笑不已,这让陈某感到十分自卑、孤独和苦闷,渐渐产生了一种怨恨情绪,感觉自己就像要疯了似的。假设你是一名学校社工,请为陈某设计一份介入方案。
李奶奶,82岁,高级英语教师,喜好英语、歌剧、绘画等,兴趣广泛。三个子女生活优越,对老人的精神生活不闻不问。李奶奶因为年岁已高,经常生病,选择住进了本市某一福利院(敬老院),可是日子一长觉得无聊,有才华无处施展,进而心里烦闷,精神不振。社会工作者发现,像李奶奶这样有文化、有素养又积极活跃的老人在该福利院也有不少,福利院设置了手工编织、老年舞蹈、戏曲(主要是学校老师)方面的老师前来定期教授,可是激不起老人们的兴趣,大部分流于形式。问题:1.针对上述案例,选择一个老年机构照顾的实务模式,以调动老人积极的延年益寿的积极性。2.针对老人的需求,提供社会工作服务方案设计。
请根据“材料二”,概括绿化中心青年职工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30分) 要求:概括准确,建议可行,层次分明,语言流畅。不超过300字。
于萍幼年时因一场高烧而右耳失聪。两年前,18岁的于萍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每天早早去上班。不过,前段时间,母亲发现于萍出现了种种抑郁症状,整天不说话,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去上班。母亲不知女儿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内心很着急,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1.生态系统理论的六个核心概念是什么2.请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本案例进行分析。3.请为社会工作者设计简单的工作介入目标。
近年来,关于儿童悲剧的新闻频频出现,比如贵州毕节青场镇青坝村两名留守儿童丧生火灾,幼儿遗留校车被闷死,富顺12岁留守儿童坠楼身亡,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面对频发的儿童悲剧和儿童伤害事件,儿童保护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这也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问题:?假设你是一名儿童社会工作者,从儿童保护的角度出发,你认为有哪些介入策略?
案例:社区矫正对象赵某近日获得了一个就业面试机会,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而且曾经是服刑人员,肯定会遭到用人单位拒绝,所以在面试中表现得自卑、胆怯,不能自如应答,导致面试失败。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在某快递公司上班,在一次送货过程中因小事与客户发生了口角,他更加觉得客户对他们这些有过犯罪经历的人是看不起和排斥的,而且争吵使他丢失了来之不易的工作。社会工作者发现不少社区矫正对象都有相似的就业困境,决定为他们举办一个就业辅导小组。服务计划的理念、目标、主要内容如下:理念(原因分析、理论基础):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就业辅导服务时发现不少社区矫正对象存在着因非理性信念而导致的自我认知偏差及对社会认同低等现象,社会工作者决定以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为理论基础开展小组工作,帮助社区矫正对象通过改善自我认知提升就业能力。总目标:促进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具体目标:1.改善自我认知;2.提升就业能力。每节活动主题:第一节:相互认识、建立小组契约、讨论小组计划。第二节:分享就业经历。第三节:邀请职业介绍所工作人员介绍就业信息。第四节:参观社区矫正就业基地。第五节:学习面试技巧。第六节:总结、处理离别情绪。问题:1.分别对上述小组服务方案中的目标与活动主题的相关性、理论基础与活动主题的相关性做出简要评价。2.依据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结合案例,修正小组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修正每节小组活动主题并简要说明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