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A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1.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有: (1)角色失调,老郭从军队到社会,由军人到老百姓,由在职到离职,在实现角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心理上、行为上的惯性,不适应新的角色模式要求,出现了对社区生活毫无兴趣,想起军队生活神采奕奕的角色失调问题。
(2)地位下移。老郭离开职位,退出军队之时,也就相应地离开了职位和职业所赋予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其社会结构的正常错动是在所难免的,从而造成事实上,更多是心理上社会地位向下流动的现象。(3)心理失衡。随着社会地位发生的相对变动,老郭出现一种不平衡心态,即相对剥夺感状态。2.社会工作者应从以下方面介入本案例开展工作:(1)积极引导老郭进行平民化角色转换,做好心理补偿和精神慰藉,帮助适应新的生活,发展积极的人际关系,融入社区和社会,提高幸福指数。具体包括:与老郭的家人进行沟通,让他们多关注老郭的精神需求,建议他们轮流倾听老郭讲述军旅生活;同时鼓励老郭给社区里的孩子们讲述军旅生活,既满足他的愿望,也对孩子们具有教育意义。与老郭进行沟通,对他进行心理辅导,舒缓其抑郁的情绪,帮助老郭尽快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增强他对生活的信心。(2)协助老郭所在社区进行军休社区建设,整合社区资源,推进服务管理社会化,便捷军休干部居家生活。(3)协助军休干部力所能及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教”、“老有所为”,同时帮助军休干部学习新知识,实现“老有所学”。结合老郭在部队时的管理特长,社会工作者可以争取社区的支持,鼓励老郭充当社区老人活动的指导者,或者协助社区保安工作,发挥其余热。相关试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吴在所驻点的小学发现,该学校有不少外来务工者的子女,他们分散在不同年级和班级,这些学生对自己的身份比较敏感,很少跟本地学生交往,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问题:?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小吴,针对这些特殊的学生,请你选用适当的小组工作模式开展工作,并把服务原则写出来。
小刚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家里有爸爸妈妈和一个哥哥,爸爸妈妈都是小学文化程度,两人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开了一间杂货铺,生意还不错,很忙。哥哥和小刚每天都是自己做饭。四年级以前小刚的成绩很好,经常受到父母的表扬,有时成绩要比哥哥的还好。小刚也每天按时上学、放学、写作业,不用家长操很多心,父母也由于工作忙的缘故无暇顾及到两个孩子的学习,只是偶尔问问考试成绩。四年级后小刚的成绩开始一落千丈,令家人感到莫名其妙。于是父母开始留意,发现原来小刚每天都要去打电脑游戏,有时甚至是旷课去打。发现小刚的劣迹后,小刚的父亲痛打了他一顿,并警告说以后不准再去打游戏。刚开始几天小刚的确是乖乖地上学,但没过几天,当他看到很多小朋友一放学就往游戏厅跑的时候,他的手也开始痒痒起来,于是他又开始去游戏厅,只是玩的时间少了一些,因为害怕被父母发现。偶尔因为贪玩忘记了时间回去晚的时候就会跟父母撒谎说自己去同学家写作业了。被父母再次发现后,父母非常气愤就又打了他,小刚就这样一面看到小朋友都去玩那么好玩的游戏就禁不住诱惑,一面又很害怕父母的暴打。好了一段时间,总是再犯。看到小刚成绩总是提不上来,还老去打游戏,屡教不改,于是小刚的父母便不再管教他了。不给他钱,平时也没好气地同他讲话,天天骂他是“成不了气的家伙、没出息的家伙”。以后父母就把心思都放在了自己的店铺生意上。很少回家。小刚也就几乎不上课,整天在外面跑着玩。问题:1.什么是儿童社会工作2.如果你是儿童社会工作者,接到这个个案,你将如何帮助小刚
试论述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伦理难题。
媛媛是个7岁的小女孩,现在就读于某小学。因为幼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媛媛的腿脚行动不便,这给媛媛的生活、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造成了严重障碍。开学一个多月来,性格内向、自卑的媛媛从不参与任何室外活动,也很少与同学交流,几乎没有要好的朋友。时间一长,她产生了厌学情绪,经常对老师撒谎,借故请假。假如你是该小学的一名社会工作者,被要求为媛媛提供服务。【问题】1.在上述案例中。媛媛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2.针对媛媛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某社会工作者小黄想要针对 “拆二代”的生存状况开展社会工作研究,他在研究时选择访问法。在访问前他事先准备了访谈的提纲,在访谈时他依据被访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问题的次序。通过这样的方式他收集到了相关资料,但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小黄的同事老张建议小黄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进行访谈。小黄采纳了老张的建议,并预备在下一次的访谈过程中与被访者进行面对面交往,让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目前的生活、经历和状况。?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小黄为什么采用访问法来进行社会工作研究?并说明其访谈形式。
某企业为员工设计了一个福利支持项目 ——“员工帮助计划”,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小徐是该企业的社会工作者,为对该企业的员工进行需求评估,小徐计划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小徐为了更深入地调查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决定用实验法来进行研究。他选择了参与此计划的员工和没有参与此计划的员工各10人,组成了A、B两组进行对照,其中A组为参与此计划的员工,B组为没有参与此计划的员工。在项目开始前,小徐分别针对两组员工进行心理测量,发现两组人员的心理状况水平差距不大。项目开始后,小徐分别在一个月、三个月和半年后对两组员工进行心理测量,然后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最后小徐发现B组的员工心理状况水平波动不大,而A组的员工参与了“员工帮助计划”后明显心理状况好了很多,员工工作更有动力了。对此,小徐认为该企业的“员工帮助计划”是有效的。?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小徐采用的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及其方法论,并分析其优缺点。
王丽娜,女,41岁,曾是某厂的技术骨干,4年前因照顾生病的婆婆辞职了。现在,婆婆已经病故,儿子也考上了重点中学,她想出去工作,却遭到家人的反对。丈夫认为自己是企业的管理干部,收入也可以,但工作忙碌,无暇顾家,老婆就应该在家好好照顾家人,做好“贤内助”。儿子也怕母亲工作后无法像现在这样照顾自己,不愿意母亲去上班。王丽娜执意去找工作,连续找了几个星期,却发现自己原来的技术用不上了,体力工作又不适应。她对自己的现状很苦恼,整天闷闷不乐,脸上没了笑容,晚上也睡不好,情绪十分低落。后经邻居推荐,她向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1.上述案例中,王丽娜面临的主要困境是什么2.针对王丽娜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快乐山社区位于某市中心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0%左右。他们大部分是退休老人,有一定文化水平,经济及健康情况都不错。除少数老人担任楼组长外,多数老人很少参与社区事务。社区旁正在建造五幢高层商品房,来了一批建筑工人。工人们每天都要穿过快乐山社区,来往于宿舍与工地之间。由于社区附近建筑工人多了,吸引了一些小商小贩。最近,快乐山社区连续发生3起入室盗窃事件,一些居民认为是外来人员大量穿行造成的,有人建议把社区靠近建筑工地的大门锁上。此建议引起了很大反响。因为关乎社区安全和居民出行,社会工作者决定采用社区工作方法,发动社区老人参与解决上述问题。1.本案例中,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是什么?过程目标是什么?2.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步骤协助建立老人志愿者团体以实现上述工作目标?3.社会工作者在协助建立社区老人志愿者团体中可以采用哪些专业技术?
王先生,男,35岁,已婚,初中文化,为广州某一企业职工。两个月前,王先生在工作过程中右手不慎受伤,被医院鉴定为十级伤残,不能继续从事他所担任的工作。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却拒不支付一次性就业伤残补助金。王先生到劳动信访办反映情况并求助,然而工作人员以工伤保险纠纷不属于劳动信访办的业务受理范围为由,建议王先生前往社保站处理。王先生听后情绪异常激动,指责劳动信访部门推诿责任,不愿意听工作人员的解释,并表示如果没人管这件事,他就要在以前工作的公司门口自杀。?问题:?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针对王先生的问题,你打算采用哪种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为王先生提供服务?请写出服务计划。
张大妈是一位72岁的孤寡老人,一年前她的老伴儿去世,儿子早已定居国外。老伴去世后,张大妈选择把房子卖了,住进了当地的一家养老院。她性格非常开朗、又很热情,与养老院的老人们相处得都很好。但是,外表开朗的她却患有轻度的抑郁症,吃药对于她的病情没有任何效果。于是社会工作者小王便希望通过非药物的方式,即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给予其帮助,小王每周都要来探望她,通过与张大妈的面谈来帮助她解决复发的抑郁症。很奇怪的是,每次小王来探望张大妈与其面谈时,张大妈都会给小王讲述她和老伴曾经一起参加单位组织的歌唱比赛的活动,并详述了整个比赛以及获奖的全过程。尽管小王已经听了好多遍这个故事,但她还是不厌其烦地决定继续听下去,并决定用缅怀往事疗法对张大妈进行引导,改善其当前的情绪,逐渐适应现在的生活。问题:1.结合上述案例,请详细说明缅怀往事疗法在助人过程中的具体运用。2.请简述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尽管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但是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差距依然较大。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城乡发展失衡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最典型代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发布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和发展将更上一个台阶,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转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Z村就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一个实施要点,该村地处黔西南,风景优美但交通闭塞,村民普遍生活贫困。该村男丁非常稀少,留守妇女较多,这些留守妇女担起了整个家庭的责任,家庭的操劳让她们非常的辛苦,她们几乎没有休闲娱乐的时间,不少留守妇女甚至产生了严重的悲观情绪。随着“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该村村支书积极引进社会工作人才,建立社会工作站,旨在帮助该村留守妇女,为她们的生活减负。?问题:?如果你是该社会工作站的组织成员,请根据以上材料设计一份服务方案,帮助这些留守妇女减轻生活压力,给予他们心理宽慰和行动支持。
学校社会工作者小宋近期接到高一(3)班班主任张老师的求助,张老师表示自己对班里的学生A已不知道该怎么管教了。据张老师介绍,学生A在班里成绩比较差,经常排名倒数,任课老师们也都表示很头疼,反映学生A经常在上课时睡觉或者发呆。另外,学生A曾经有参与打群架、抢夺同学钱物、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在同学们的眼中是 “问题”学生、“差生”,同学们都不太愿意跟他接触。学生A在校内外有自己的“江湖圈子”——一帮称兄道弟的好哥们。张老师私下找过学生A谈话,希望A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认真听课,但A表现出的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张老师表示曾经惩罚过A,但A没有改变多少,反而有了更多的抵触情绪。?随后,在社会工作者小宋与学生A的接触中,了解到学生A是家中独子,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父母平时都忙于工作,也很少关心他。另外,在他的眼里,老师和同学们都不喜欢自己,反正被大家嫌弃和排斥,他们怎么看待他,小宋觉得无所谓。?问题:?面对学生A的问题,假设以学校培养学生抗逆力的基本步骤为出发点,小宋可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帮助学生A改变现状?
林女士三年前从农村嫁到城里,全职在家照顾儿子。半年前,儿子发高烧被误诊,智力发展受到了影响。丈夫对此颇有怨言,指责林女士不负责任,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认为林女士没有文化难沟通。林女士则埋怨丈夫每天早出晚归,对自己极为冷淡;觉得城里没人可以倾诉,常感到自卑和无助,害怕被丈夫抛弃。夫妻间常为一些小事争吵,婚姻关系出现了危机。林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郭求助。小郭了解了林女士的情况后,决定对其进行家庭干预。小郭为夫妻双方提供咨询,帮助其分析面临的困难,引导双方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婚姻问题上;改变对彼此的消极态度和看法,让夫妻双方从相互指责转化为共同努力解决面临的困难。同时,小郭挖掘林女士的优势和能力,引导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帮助她拓展社会支持网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林女士的压力得到了缓解,夫妻关系得到了改善。问题:?1.本案例中小郭扮演了哪些专业角色??2.小郭运用了哪些家庭干预技巧?并列出对应的具体做法。
王霞于6年前嫁给本村的隋伟。刚刚结婚时隋伟对王霞还是很好的,可时间久了,王霞发现隋伟的脾气越来越大,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就发脾气,王霞还不能辩解,否则就会招致隋伟的毒打。伤心的王霞想着也许有了孩子后,隋伟的脾气能够好一些,可是现在儿子已经3岁了,隋伟还是经常打骂王霞,甚至连孩子一起打。王霞感觉特别无助,由于父母身体很不好,她不敢回去向他们诉苦,不想让他们担心。正在王霞感到绝望的时候,县里的社会服务机构来村里开展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宣传”反家庭暴力”,她马上找到该机构求助。[问题]1.妇女遇到的问题有哪些2.针对妇女暴力的干预原则有哪些3.针对王霞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开展哪些工作
一、假如你是C市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请根据背景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一、中心作为F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文旅宣传推介活动的策划单位之一,近期将召开一次商议会,请你根据材料二,列出会上拟讨论的重点工作。(20分) 要求:准确、全面,语言简洁,分条列项,不超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