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材料1
近期,学校准备开展科普宣传月活动,要求各班积极参与,班主任赵老师在征求全班学生意见后,结合新闻热点,确定开展以“中国航天”为主题的班级实践活动,他还邀请物理和信息技术老师同步参与指导,共同带领学生以宣传册、视频、海报等多种形式呈现中国航天发展史、向全校师生展示中国航天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大家学习强国本领,传承载人航天精神,肩负起科技强国的使命担当。
活动伊始,赵老师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中国航天发展的相关资料。有的小组阅读了航天科普书籍、航天科学家事迹;有的小组从网络搜集了中国太空探索的视频、图片资料;有的小组利用周末参观当地科普场馆,实地观看了航天成果展览……一周后,各小组代表分享了前期成果,大家各持己见、相互补充,气氛非常热烈,老师们对各组的初步成果进行了点评。并表示同学们的表现让他们非常惊喜,随后,赵老师结合大家的分享情况,让同学们进行重新分组。其中,视频组负责制作“进游太空”短视频,解密如何上天,海报组负责制作“中国航天”宣传海报,宣传组负责制作中国航天史宣传册,过程中,同学们主动交换前期学习资料、积极分享心得,互相启发。在三位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了解了航天原理,学习了视频制作和海报处理技术,对人类探索太空的历史和中国航天发展历程有了深刻的认识。同学们出色完成了任务,展示的各项成果也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称赞。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表示非常喜欢这次活动,收获很大。有同学说,和同学们一起外出参观,让我大开眼界,有同学说,我学会了制作视频,真开心,有同学说,我的美术特长有了用武之地,有同学说我以后也要成为一名航天员,有同学说,我发现物理学科在科技发展中作用太大了,我要学好物理,大家都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自豪,由衷敬佩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中国航天人,纷纷表示要为科技强国奉献力量,物理和信息技术老师也反映,课上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了。
材料2
为了让学生喜欢化学课,提高化学学科教学质量,徐老师结合往年教学经验,在本学期进行了一系列尝试,还创作了讲述著名化学家趣事的微课视频,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家的忘我奉献,勇于创新,探索未知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他还编写了朗朗上口化学元素周期表,与同学们一起演唱,并组织学生们以情景表演的方式,开展“元素宝宝”自我介绍,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把元素特征呈现给学生,这些做法帮助学生解决了记不住、记混淆等常见问题,快速掌握了化学元素名称、符号、序号及其核电子排布规律。徐老师积极挖掘生活中的化学,设计自来水硬度测定、区分空气和氧气、自制汽水、烧不坏的手帕等实验,把抽象、枯燥的化学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结合,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直观、真切地体验到化学就在身边,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素养。
此外,针对个别学生化学学习困难、自暴自弃的情况,徐老师带着他们分析原因,引导他们寻找有效提升化学学习效果的途径,消除他们对于化学学习的畏难情绪。同时,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设定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并指导他们制定学习计划。每当看到学生进步的时候,徐老师都会在班上对他们进行表扬,肯定他们的努力。徐老师的新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班同学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升,班里的化学学科教学质量显著改善。
材料3
有一次,学校开展了以“品读经典、培根铸魂”为主题的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两周内读完一部经典著作。语文贺老师结合这次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了读书心得分享。但是在分享的过程中,贺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是蜻蜓点水式地阅读,对书中的人物关系、关键情节不甚了解。有的同学表示认真看了几章,但是理解不了,也有同学说阅读量太大,实在读不完。贺老师听了,感到很无奈,一时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后来,得知市里组织了阅读教学研讨会,贺老师主动向学校申请去参会学习。研讨会上,授课专家做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分享了大量案例,并且深入分析了案例背后的理论依据,还推荐了相关书籍和资料,与会教师深受启发、在互动交流环节,贺老师也把自己在经典阅读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提了出来,得到很多老师的共鸣与回应。
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贺老师查阅了大量的理论书籍和材料,并结合当时班级实际情况,将“如何高质量完成经典阅读”作为研究主题,通过设计阅读任务单,从明确阅读任务、赏析经典语句、总结阅读技巧等方面,探索开展任务驱动型经典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贺老师还对学生阅读进度、阅读技巧掌握水平和阅读质量进行了评估,及时给学生相关指导,并适时对教学进行了相应调整。后续,贺老师将经典阅读实践中的有效经验应用到其他阅读教学中、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阅读教学模式,班级学生阅读能力不断提高。贺老师将自己的经验在各级平台上进行了交流和分享,对其他学校和地区的阅读教学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材料4
近日,为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引导广大中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学校开展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李老师所在的年级组准备以“求实精神”为主题、组织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将“求实精神”落实在日常学习中,为此、年级组长召集各班班主任开展了一次讨论会。
李老师率先发言:“我认为学校这次组织召开以‘求实精神’为主题的班会很有必要,现在的学生经常盲目轻信他人的观点,有时候一个学生给出的回答其实是错误的,但是其他学生想都不想,就纷纷附和,没有自己的分析和思考。”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们纷纷说起了自己班里的情况。有的老师说,现在有些学生做作业时不认真读题,看到个别要求就开始作答,做完了也不检查、根本不认真思考、结果对的还没错的多;有的老师说,她班里也有学生在完成家庭实验时,不想费事,就自编了一部分实验数据,甚至还有学生不做,找别人帮忙,替自己完成一份实验报告;有的老师说,有学生为了能快速完成作业,直接上网搜索答案,至于答案是否正确,他们也不在乎;还有老师说,学生中流行一种观点:现在都是智能时代了,只需会拍照就行了,干吗还要自己做作业?
资料卡:
2021年9月,科学家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三、谈谈材料3中贺老师的经历对教师专业成长有什么启发。(25分)要求:内容全面、准确,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 300字。
A
掌握
B
不会
正确答案 :A
解析
贺老师的经历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面对教学中的困惑,贺老师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这体现了教师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精神。其次,贺老师通过参加研讨会、查阅理论书籍和材料,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这告诉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视野。
再者,贺老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设计阅读任务率、评估学生阅读进度和质量等方式,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最后,贺老师将自己的经验进行交流和分享,对其他教师产生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这体现了教师应具备的合作与分享精神。
总之,贺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和分享,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