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17.下列关于转基因技术说法错误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 常识判断 正确答案: D 考点: 转基因技术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 A 选项,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的确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该选项说法正确。 - B 选项,转基因技术能够让重组生物具备人们期望的新性状,从而培育出新的品种,此表述无误。 - C 选项,“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在概念上与转基因是相似的,均为其同义词,表述准确。 - D 选项,转基因过程按照途径分为人工转基因,不存在自然转基因这种分类方式,该选项错误。 类似题技巧: 对于此类常识判断题,要注重日常的知识积累,关注科技领域的新进展和常见概念的准确表述。同时,做题时要仔细审题,对每个选项的表述进行严谨分析,排除错误选项。 本题考查: 常识判断 正确答案: D 考点: 转基因技术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 A 选项,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的确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该选项说法正确。 - B 选项,转基因技术能够让重组生物具备人们期望的新性状,从而培育出新的品种,此表述无误。 - C 选项,“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在概念上与转基因是相似的,均为其同义词,表述准确。 - D 选项,转基因过程按照途径分为人工转基因,不存在自然转基因这种分类方式,该选项错误。 类似题技巧: 对于此类常识判断题,要注重日常的知识积累,关注科技领域的新进展和常见概念的准确表述。同时,做题时要仔细审题,对每个选项的表述进行严谨分析,排除错误选项。
相关试题
4.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习近平经济思想,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几项?①进入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③坚持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原则④坚持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⑤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11.讲述宋史时,“燕云十六州”是绕不开****正确的是:
2.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章进行布局,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我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②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基本任务③以坚特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目标④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
19.下列关于光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10习近******中提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该词句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8.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一步步推进社会主义进程,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逐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出发,新中国的发展体现了:
20.题目正在全力以赴征集,将会第一时间上传。(正确答案默认设置为A项。)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结合,关于后半个结合,下列理解正确的有()项。①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存在高度契合性②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③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④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在被动顺应中迎来思想和文化的繁荣⑤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16.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工……。下列关子食品添加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16.唐朝诗人杜牧有诗云:“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下列与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14.2022年7月,美国宇航局(NASA)公布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拍摄的遥远气态星云一颗新生恒星的照片,其边缘区域的下半部尘埃和上半部气体形成的明显分界线,被天文学家称为“宇宙悬崖”。那么下列哪项最可就是“字宙悬崖”的形成原因?
13.下列名泉与诗文对应正确的是( )。
1.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保障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面建设社******坚实步伐。下列关于我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台阶,增加到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②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在监测的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占59.9%③外汇储备规模重返世界第一,持续稳定在3.5万亿美元以上④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步伐稳健,年末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16%,比上年末提高0.94个百分点
8.数字人民币是货币体系不断演进的结果,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下列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说法,错误的是()
12.下列典故与主人公对应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