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我国是海洋捕捞业大国,随着近海渔业资源逐渐萎缩,远洋捕捞成为海洋捕捞业新的增长点。曾获得Z市首届“荣誉市民”称号的老陶,从事远洋捕捞业大半辈子,见证了Z市远洋捕捞业的发展历程。
“过去老一辈都是‘摇大橹、驶风船’,一直在近海,走不远,也不敢走远。”老陶回忆道,改革开放后,185马力以上的“大钢壳”渔船渐渐多了起来、渔民们向更远的地方开发新渔场,远洋捕捞逐渐兴起,渔业产量和渔民的收入也大幅增长。然而,世界性渔业资源萎缩的问题让Z市意识到,刚刚兴起的远洋捕捞业应该居安思危,积极探索新路子。其中,1993年的第一次探索尝试,老陶记忆犹新。
1993年初夏的一天,Z市组织10艘“大钢壳”渔船远征南海渔场,上百名干部群众聚集到渔港深水泊位码头,为100多位渔民“壮士”送行。“还记得,当时有一位市委领导、一位农业局副局长也上了船,他们作为总指挥带队到S省海域渔场捕捞作业了3天,就近将鱼卖了之后,又补充了柴油、水、冰块等,船队再继续南下。”老陶说,他们途中不知遇到了多少次7级以上大风,最终历时20多天抵达目的地N省的Y市,整个航程超过1600海里,这是Z市渔船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航行。
船队抵达Y市后,召开了2次海上党委和队委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船队先休整几天,期间,船队从总指挥到陆地干部、头船船长分组走访当地水产部门和渔民,了解当地海况、海底地形、生产特点、鱼游规律等,再根据船队实际情况,草拟具体作业方案。第二次联席会议检查了第一次会议工作落实情况,明确了船队具体作业方案,包括作业海区、船队领导、纪律要求、物资补给等事项。
第二次联席会议结束后,10艘“大钢壳”按计划驶向60海里外的渔场开始捕捞作业。船队第一个航次就旗开得胜,5对船在8天时间里平均对产10万斤左右、产值10万元,最高产的对船达到12万斤,产值13万元。当每艘船的起网机开始快速绞起网绠的时候,大家齐心合力,把满满一网包鱼吊上船来,银光闪闪的鱼儿铺满了前舱板,有鲅鱼、石斑鱼、大眼鲷等10多个品种,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当船队回到Y市渔港,整个码头热闹起来,吸引了数十家大小商贩现场买鱼,各个船卸鱼、出舱、装箱、清点、装车,热闹而有序的场景让见惯了“大场面”的当地干部群众也连连称奇。捷报传到Z市,各级干部和渔民群众也群情振奋、欢欣鼓舞。
老陶虽然没有赶上船队的第一个航次生产,但他并没有闲着,而是跟随总指挥部的领导拜访了Y市市委市政府,走访了多个水产所、渔政站,就未来的远洋捕捞以及海水养殖合作项目进行商议,与当地有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同时也消除了船队生产、销售、物资补给等后顾之忧。
船队凯旋而归,老陶更忙了,他登上多艘“大钢壳”,凭借多年的技术经验与船员们一起修补渔网、保养机舱里的机器,一干就是10多天,直到第2个航次生产开始。这一次,老陶如愿以偿和船员们一起出海,而且整个船队的收获比第一次还要多。然而返航作业时,对船“2050”突然熄火了,该船船员一时又修不好,眼瞅着到手的一网鱼就要丢了,老陶心急如焚,准备直接跳到“2050”上去帮一把,可由于风大浪急,船怎么也靠不过去。有船员当即说,一网鱼丢了就算了,反正收获已经不少了,话音刚落,只见已穿好救生衣和救生绳的老陶“扑通”一下跳进波涛汹涌的大海,泅水过去修好了机器。“这是大家拼了命得到的,一网鱼也不能丢!”老陶事后说。
3个月时间里,船队共生产了6个航次,对船平均产量70余万斤,产值80余万元,为Z市远洋捕捞业发展开创了新格局,也展现了Z市渔民敢于拼搏、勇于奋斗的精神面貌。如今,Z市的远洋捕捞业者传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在远洋捕捞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他们的船队已经走向南太平洋和西非的渔场,不断取得辉煌的战果。
2023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的日子,恰巧也是老陶70岁的生日,当天,支队来到老陶退休前所在的船队,与老陶及新一代船员们开展“渔民兄弟,这个生日我们一起过”的主题活动,并聆听老陶讲述30年前的奋斗故事。
3. 按照主题活动议程安排,老陶讲述完自己的经历后,由你代表支队进行总结发言。请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支队主要工作职责,概括发言的主要内容。(40分)
要求:内容全面、逻辑清晰、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400字。按照主题活动议程安排,老陶讲述完自己的经历后,由你代表支队进行总结发言。请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支队主要工作职责,概括发言的主要内容。(40分) 要求:内容全面、逻辑清晰、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400字。
A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参考答案:一、解题思路 (一)审题 1.题型:公文写作题。 2.对象:根据老陶经历和支队主要工作职责,概括发言的主要内容。 3.范围:材料四。 4.字数:不超过400字。 (二)分析 第一步:宏观分析 材料共9段,以总分总形式呈现,首段介绍了我国发展远洋渔业的背景,引出老陶的案例,后文具体介绍了老陶的经历,最后以举办主题活动为总结。材料内容篇幅不长,需考生在厘清材料内容的同时,做到内容全面、逻辑清晰。 第二步:微观着眼 第1段,介绍我国发展远洋渔业的背景。 根据“曾获得Z市首届‘荣誉市民’称号的老陶,从事远洋捕捞业大半辈子,见证了Z市远洋捕捞业的发展历程。” 可提炼要点1:老陶是远洋捕捞业发展的见证者。 第2段,介绍1993年Z市开展远洋捕捞的背景。 根据“然而,世界性渔业资源萎缩的问题让Z市意识到,刚刚兴起的远洋捕捞业应该居安思危,积极探索新路子。其中,1993年的第一次探索尝试,老陶记忆犹新。” 可提炼要点2:1993年Z市开启远洋捕捞业的探索尝试。 第3段,介绍第一次航次生产的情形。 根据“1993年初夏的一天,Z市组织10艘‘大钢壳’渔船远征南海渔场......老陶说,他们途中不知遇到了多少次7级以上大风,最终历时20多天抵达目的地N省的Y市,整个航程超过1600海里,这是Z市渔船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航行。” 可提炼要点3:组织10艘渔船远征南海渔场,经历多次7级以上大风,航程超过1600海里。 第4、5段,介绍第一次和第二次联席会议的情况,与老陶无关,无要点。 第6段,介绍老陶为第一次航次生产所做的工作。 根据“老陶虽然没有赶上船队的第一个航次生产,但他并没有闲着,而是跟随总指挥部的领导拜访了Y市市委市政府,走访了多个水产所、渔政站,就未来的远洋捕捞以及海水养殖合作项目进行商议,与当地有关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同时也消除了船队生产、销售、物资补给等后顾之忧。” 可提炼要点4:老陶同志虽没赶上第一个航次生产,但他与当地建立良好沟通渠道,为船队消除后顾之忧。 第7段,介绍航队返航后以及第2次航次生产中老陶所做的工作。 根据“船队凯旋而归,老陶更忙了,他登上多艘‘大钢壳’,凭借多年的技术经验与船员们一起修补渔网、保养机舱里的机器,一干就是10多天,直到第2个航次生产开始。这一次,老陶如愿以偿和船员们一起出海,而且整个船队的收获比第一次还要多。然而返航作业时,对船‘2050’突然熄火了,该船船员一时又修不好,眼瞅着到手的一网鱼就要丢了,老陶心急如焚,准备直接跳到‘2050’上去帮一把,可由于风大浪急,船怎么也靠不过去。有船员当即说,一网鱼丢了就算了,反正收获已经不少了,话音刚落,只见已穿好救生衣和救生绳的老陶“扑通”一下跳进波涛汹涌的大海,泅水过去修好了机器。‘这是大家拼了命得到的,一网鱼也不能丢!’老陶事后说。” 可提炼要点5:渔船返航后,他又凭借多年的技术经验一起修补渔网、机器。第二个航次生产他如愿出海,遇到返航作业渔船突然熄火,他挺身而出,跳进大海泅水过去修好机器,保护大家收获,此次探索为我市远洋捕捞业发展开创了新格局。 第8段,总结航次的成绩。 根据“3个月时间里,船队共生产了6个航次,对船平均产量70余万斤,产值80余万元,为Z市远洋捕捞业发展开创了新格局,也展现了Z市渔民敢于拼搏、勇于奋斗的精神面貌。如今,Z市的远洋捕捞业者传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在远洋捕捞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他们的船队已经走向南太平洋和西非的渔场,不断取得辉煌的战果。” 可提炼要点6:这次探索不仅为我市远洋捕捞业发展开创了新格局,也展现了我市渔民敢于拼搏、勇于奋斗的精神面貌。 可提炼要点7:传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在远洋捕捞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续写辉煌。 第9段,介绍主题活动作为总结。 根据“2023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的日子,恰巧也是老陶70岁的生日。” 可提炼要点8:今天既是我党成立102周年的日子,也是老陶同志70周岁的生日。 (三)加工 第一步:内容加工 1.要点8是主题活动的引入,可作为发言的开头作为背景介绍。 2.要点1—6介绍了老陶的经历,适合放在主体部分,其中要点1总结性较强,可作为主体部分的总起句,并结合后续内容补充完善为:老陶同志是我市远洋捕捞业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其余要点罗列即可。 3.要点7呼吁性较强,可放在结尾,补充描述为:希望大家能传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规范、安全、生态作业,在推动远洋捕捞高质量发展上续写辉煌! 4.由于本文是在老陶之后发言,所以既要对老陶的事迹加以概括也要补充向老陶学习的内容。 第二步:逻辑加工 本题要求写出发言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只写正文部分即可,正文部分按照“开头——主体——结尾”的逻辑呈现。"二、参考答案 渔民兄弟,大家好!今天既是我党成立102周年的日子,也是老陶同志70周岁的生日,共祝他们生日快乐! 老陶同志是我市远洋捕捞业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1993年我市组织10艘渔船远征南海渔场,经历多次7级以上大风,航程超过1600海里。老陶同志虽没赶上第一个航次生产,但他与当地建立良好沟通渠道,为船队消除后顾之忧。渔船返航后,他又凭借多年的技术经验一起修补渔网、机器。第二个航次生产他如愿出海,遇到返航作业渔船突然熄火,他挺身而出,跳进大海泅水过去修好机器,保护大家收获,此次探索为我市远洋捕捞业发展开创了新格局。 老陶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不仅要有敢于拼搏、勇于奋斗的精神面貌,还要通过参加培训会、技能大赛等不断积累技术经验,遇到困难时,不莽撞行事,能根据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希望大家能传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规范、安全、生态作业,在推动远洋捕捞高质量发展上续写辉煌!"三、评分标准 本题共40分。按点给分,要点含义相同或相近即可得分。 公文写作(卷面1分,逻辑2分) (一)开头:渔民兄弟,大家好!(1分)今天既是我党成立102周年的日子,也是老陶同志70周岁的生日,共祝他们生日快乐!(3分) (二)主体:老陶同志是我市远洋捕捞业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1993年我市组织10艘渔船远征南海渔场,经历多次7级以上大风,航程超过1600海里。(6分)老陶同志虽赶上第一个航次生产,但他与当地建立良好沟通渠道,为船队消除后顾之忧。渔船返航后,他又凭借多年的技术经验一起修补渔网、机器。(7分)第二个航次生产他如愿出海,遇到返航作业渔船突然熄火,他挺身而出,跳进大海泅水过去修好机器,保护大家收获,此次探索为我市远洋捕捞业发展开创了新格局。(7分) 老陶同志的事迹告诉我们,不仅要有敢于拼搏、勇于奋斗的精神面貌,还要通过参加培训会、技能大赛等不断积累技术经验,遇到困难时,不莽撞行事,能根据情况及时解决问题。(8分) (三)结尾:希望大家能传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规范、安全、生态作业,在推动远洋捕捞高质量发展上续写辉煌!(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