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材料

近日,支队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在禁渔区和禁渔期,有疑似科研人员和捕捞船将渔业资源监测当作牟利“特权”,产业链式捕捞和售卖渔获物,支队对该举报线索展开了前期暗访调查,无独有偶,就在进行暗访调查期间,支队从一份内部情况通报中得知,邻市的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已经破获了两起类似案件。

在邻市一起非法捕捞和贩卖水产品案件中,不法分子趁着夜色将3000余斤凤尾鱼一次性售卖出省,而该非法捕捞行为源自该市水产研究所的一个科研项目。该项目成员租赁了一艘捕捞船,以科研项目涉及渔业资源监测为名实施非法捕捞。根据情况通报,支队执法人员电话联系邻市兄弟单位,想进一步了解该类案件的特征和侦办方向,对方声称:“以前没有在执法海域遇到过这种情况,近期似乎有集中爆发的趋势。在早些时候发生的另一起非法捕捞案件中,竟有两个科研项目团队联合多条捕捞船共同涉案。”

据了解,渔业资源监测是为数不多的特许捕捞类型。除政府有关部门的涉渔业工作适用这种类型之外,有关科研机构因研究项目的需要,也适用该类型。科研机构及其团队承接渔业研究项目后,往往需要租赁船舶作为捕捞船进行取样作业。然而,少数科研机构与捕捞船相互串通,以研究项目需要渔业资源监测为“幌子”,开展实质性商业捕捞,并已初步形成了“科研立项——非法捕捞——销赃获利”的作案链条,在邻市发生的两起案件中,涉案人员将非法捕捞的渔获物进行冷冻后再售卖销赃,获利总额超过100万元。

支队在暗访调查中发现,一些捕捞船未按照渔业资源监测规定的拖网时间作业,也未按照许可证上的作业方式作业,存在“多捕多赚”“捞完为止”的情况。例如,市内一水产研究所下属科研团队趁一次调查取样之机,以科研名义出海捕捞,一艘船就捕回1000多箱渔获物、重量超过1万公斤,明显超出了科研取样所需。

我国《刑法》对非法捕捞水产品罪有明确规定,在禁渔区、禁渔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捕捞水产品,产品重量一万公斤以上或者价值十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上述几起案件中,涉嫌非法捕捞的产品重量或获利金额已超过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入罪门槛,但涉案人员有科研外衣的掩护,作案手法十分隐蔽。

Z市和邻市的执法人员都发现,涉案的科研机构及其人员不直接参与销售非法捕捞的水产品,而是由捕捞船负责执行。捕捞船先将水产品冷冻数小时,然后由专门负责销赃的中间方接手,中间方再去联系做海鲜生意的批发商定点销货。货款不直接转账给涉案科研人员,而是当面交付现金。“禁渔期销售新鲜渔获物太显眼了,所以他们先冷冻、再出售,一方面是把渔获物伪装成非禁渔期捕捞的,另一方面也是方便层层转手,多穿几层‘马甲’。”执法人员介绍。

据了解,科研机构的相关项目经费中一般都会包含捕捞费用,应由承担项目的科研团队支付给捕捞船。在已查明的一起案件中,科研团队的项目经费都包含租赁捕捞船的费用,但实际上并未向捕捞船支付,而是允许捕捞船销赃获利后抵扣租赁费用,团队再从经费预算中将该笔费用套取出来私分。在另一起案件中,科研团队虽然没有套取租赁经费,但科研人员与捕捞船主长期私下交往,并要求捕捞船将部分销赃所得换作礼品,赠予研究项目的评审专家,形成了链条式的科研腐败。

业内专家表示,科研渔获物如何处理是界定违法和不违法的核心问题,大量售卖了就可以认定为非法捕捞。如果“以科研之名行违法之实”的新型作案方式不能及时得到遏制,既不利于禁渔休渔,又扰乱了渔业科研环境,滥生了科研腐败。接下来,支队将根据暗访调查情况并借鉴兄弟单位经验、加强类似案件的侦办力量,通过典型案例警示和引导科研机构履行好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科研捕捞与超出科研目的的捕捞之间的界限。

简答题

2.为预防和遏制“以科研之名行违法之实”的捕捞行为,近日,支队召集全市有渔业资源监测需求的科研机构负责人座谈。请根据材料三,在座谈会上向各位负责人通报有关问题,提出可行建议。(35分)  要求:内容全面、阐述准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350字。

A

掌握

B

不会

正确答案 :A

解析

参考答案:一、解题思路  (一)审题  1.题型:对策措施题。  2.对象:向科研机构负责人通报违法捕捞有关问题,并提出建议。  3.范围:材料三。  4.字数:不超过350字。  (二)分析  第一步:宏观分析  材料共8段,以总分总形式呈现,首段以非法捕捞投诉案件为引入,后文具体阐述了非法捕捞的情况,最后对支队下一步工作计划做了规划,材料篇幅不长,对提炼要点和提出对策能力要求较高。  第二步:微观着眼  第1段,非法捕捞投诉案件的引入。  根据“在禁渔区和禁渔期,有疑似科研人员和捕捞船将渔业资源监测当作牟利“特权”,产业链式捕捞和售卖渔获物,支队对该举报线索展开了前期暗访调查,无独有偶,就在进行暗访调查期间,支队从一份内部情况通报中得知,邻市的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已经破获了两起类似案件。”  可提炼要点1:科研机构利用项目参与非法捕捞。  第2段,介绍邻市的非法捕捞案件。  根据“对方声称:‘以前没有在执法海域遇到过这种情况,近期似乎有集中爆发的趋势。在早些时候发生的另一起非法捕捞案件中,竟有两个科研项目团队联合多条捕捞船共同涉案。’”  可提炼要点2:非法捕捞案件多发,有集中爆发趋势。  第3段,介绍非法捕捞形成完整作业链条的情况。  根据“然而,少数科研机构与捕捞船相互串通,以研究项目需要渔业资源监测为“幌子”,开展实质性商业捕捞,并已初步形成了“科研立项——非法捕捞——销赃获利”的作案链条,在邻市发生的两起案件中,涉案人员将非法捕捞的渔获物进行冷冻后再售卖销赃,获利总额超过100万元。”  可提炼要点3:形成完整作案链条,涉案金额庞大。  第4段,介绍捕捞船违规操作的情况。  根据“一些捕捞船未按照渔业资源监测规定的拖网时间作业,也未按照许可证上的作业方式作业,存在‘多捕多赚’‘捞完为止’的情况。例如,市内一水产研究所下属科研团队趁一次调查取样之机,以科研名义出海捕捞,一艘船就捕回1000多箱渔获物、重量超过1万公斤,明显超出了科研取样所需。”  可提炼要点4:捕捞船违规操作,无限制捕捞,捕捞量远超科研所需。  第5段,介绍刑法的相关规定和作案手法隐蔽的情况。  根据“上述几起案件中,涉嫌非法捕捞的产品重量或获利金额已超过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的入罪门槛,但涉案人员有科研外衣的掩护,作案手法十分隐蔽。”  可提炼要点5:涉案金额和数量庞大。  可提炼要点6:以科研之名掩护非法捕捞,作案手法隐蔽。  第6段,介绍违法销赃的情况。  根据“涉案的科研机构及其人员不直接参与销售非法捕捞的水产品,而是由捕捞船负责执行。捕捞船先将水产品冷冻数小时,然后由专门负责销赃的中间方接手,中间方再去联系做海鲜生意的批发商定点销货。货款不直接转账给涉案科研人员,而是当面交付现金。‘禁渔期销售新鲜渔获物太显眼了,所以他们先冷冻、再出售,一方面是把渔获物伪装成非禁渔期捕捞的,另一方面也是方便层层转手,多穿几层马甲’。”  可提炼要点7:销赃经多轮中间商,交易方式隐蔽。  第7段,介绍项目经费滥用和科研腐败的情况。  根据“科研机构的相关项目经费中一般都会包含捕捞费用,应由承担项目的科研团队支付给捕捞船。在已查明的一起案件中,科研团队的项目经费都包含租赁捕捞船的费用,但实际上并未向捕捞船支付,而是允许捕捞船销赃获利后抵扣租赁费用,团队再从经费预算中将该笔费用套取出来私分。在另一起案件中,科研团队虽然没有套取租赁经费,但科研人员与捕捞船主长期私下交往,并要求捕捞船将部分销赃所得换作礼品,赠予研究项目的评审专家,形成了链条式的科研腐败。”  可提炼要点8:未按项目经费使用规定支付捕捞船租赁费用,套取经费私分,与捕捞船主私下进行贿赂往来,形成链条式腐败。  第8段,介绍支队下一步工作规划。  根据“通过典型案例警示和引导科研机构履行好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科研捕捞与超出科研目的的捕捞之间的界限。”  可提炼要点9:通过典型案例警示和引导科研机构工作人员,明确科研捕捞的界限。  (三)加工  第一步:内容加工  1.问题部分:  (1)要点1—3、5阐述了非法捕捞案件多发,非法捕捞情况严重的问题,可合并为问题1:非法捕捞严重。  (2)要点4阐述了捕捞船违规作业的问题,可作为问题2:作业方式违规。  (3)要点6、7阐述了作案方式隐蔽的问题,可作为问题3:作案手法隐蔽。  (4)要点8阐述了科研腐败的问题,可作为问题4:科研腐败滋生。  2.建议部分:  (1)针对问题1非法捕捞案件多发的情况,结合要点9提出建议:加强教育引导。强化责任意识,将非法捕捞案件形成典型案例在机构内进行通报,警示和引导工作人员;普及法律法规,明确科研捕捞的界限、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手段等。  (2)针对问题2—4,可建议科研结构强化日常的监管工作,具体为:完善监管机制。不定期抽检作业情况,配备工作记录仪,实时记录、监管捕捞情况,做好捕获物数量记录和去向跟踪;严格审核项目经费使用情况,保证资金链条透明;加强捕捞船资质审核,形成黑白名单,严选合作对象。  第二步:逻辑加工  此题为对策措施题,作答逻辑一般为并列逻辑,答案按照“总括词+分条列项”的形式书写。"二、参考答案  问题:1.非法捕捞严重。科研机构利用项目参与非法捕捞,形成完整作案链条,涉案金额和数量庞大。2.作业方式违规。捕捞船违规操作,无限制捕捞,捕捞量远超科研所需。3.作案手法隐蔽。以科研之名掩护非法捕捞,销赃经多轮中间商,交易方式隐蔽。4.科研腐败滋生。未按项目经费使用规定支付捕捞船租赁费用,套取经费私分,与捕捞船主私下进行贿赂往来,形成链条式腐败。  建议:1.加强教育引导。强化责任意识,将非法捕捞案件形成典型案例在机构内进行通报,警示和引导工作人员;普及法律法规,明确科研捕捞的界限、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手段等。2.完善监管机制。不定期抽检作业情况,配备工作记录仪,实时记录、监管捕捞情况,做好捕获物数量记录和去向跟踪;严格审核项目经费使用情况,保证资金链条透明;加强捕捞船资质审核,形成黑白名单,严选合作对象。"三、评分标准  本题共35分。按点给分,要点含义相同或相近即可得分。  对策措施(卷面1分)  问题:1.非法捕捞严重。(1分)科研机构利用项目参与非法捕捞,形成完整作案链条,涉案金额和数量庞大。(3分)2.作业方式违规。(1分)捕捞船违规操作,无限制捕捞,捕捞量远超科研所需。(3分)3.作案手法隐蔽。(1分)以科研之名掩护非法捕捞,销赃经多轮中间商,交易方式隐蔽。(3分)4.科研腐败滋生。(1分)未按项目经费使用规定支付捕捞船租赁费用,套取经费私分,与捕捞船主私下进行贿赂往来,形成链条式腐败。(4分)  建议:1.加强教育引导。(1分)强化责任意识,将非法捕捞案件形成典型案例在机构内进行通报,警示和引导工作人员;(4分)普及法律法规,明确科研捕捞的界限、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手段等。(3分)2.完善监管机制。(1分)不定期抽检作业情况,配备工作记录仪,实时记录、监管捕捞情况,做好捕获物数量记录和去向跟踪;(4分)严格审核项目经费使用情况,保证资金链条透明;(2分)加强捕捞船资质审核,形成黑白名单,严选合作对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