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题
APP下载

扫码下载APP

单选题 39.用典,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能够增强诗歌的吸引力。关于下列诗词中的用典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

A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书信学教

B

“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忠贞

C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技巧

D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思乡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出自宋代晏殊的《清平乐·红笺小字》。在古代传说中,鸿雁和鲤鱼都能传递书信。B项正确,“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出自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传说周灵王的臣子苌弘因受到诬陷而被流放到蜀地,他心怀怨愤而剖腹自杀,后来他的血被人收藏起来,三年以后化为碧玉,后多用“碧血”指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丹心则指赤诚的心。C项正确,“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出自李贺《南园十三首之六》。此句描述艰苦的书斋生活,用“寻章摘句”“雕虫”等词语是诗人的自嘲之语,其中隐隐地流露出怨艾之情,诗人惨淡苦吟、琢磨技巧的精神和他只有残月作伴的落寞悲凉的处境形成鲜明的比照。其中,“老雕虫”指“雕虫小技”。D项错误,“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南浦别》。在西风袅袅萧瑟的秋天里,到南面的水滨旁心情凄凉的分别。南浦指南面的水边。后常用称送别之地,主要道出了依依惜别的深情。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