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A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1.社会工作者在进行小组工作时应遵循的基本价值观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互助互惠的原则。①组员之间的关系是互助互惠的。小组工作的实务核心就是互助的概念。小组工作者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这种互助式的助人关系,是导致个人改变的主要来源,因此,小组工作者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组员建立团结合作的关系,共同实现自己制定的目标。②社会工作者与组员之间的关系也是互助互惠的关系,在小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协助小组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得组员获得成长和改变。(2)尊重组员的权力和能力。小组工作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和重视组员的能力,相信组员有改变的能力和潜能,这是小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信念。同时,要尊重组员有选择参与的权力和自由。(3)民主参与和决策。小组不仅可以发掘组员的潜能,促进组员成长,还可以通过民主决策培养组员的民主参与精神。同时,小组中解决冲突的过程,对组员来讲,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4)赋权的原则。小组工作者促进个人和小组的自治,小组目标强调个体组员的成长、权力的提升和社会变革。(5)高度的个别化原则。了解每位组员的独特性和特别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干预方案,具体的目标要因人而异。2.(1)小组工作的伦理守则是以社会工作的一般伦理守则为基础发展出来的,特斯兰德和利瓦斯提出了下列专业伦理标准:①组员拥有明确的知情权,在小组开始阶段,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告诉每个组员小组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参与小组可能的危险是什么,时间安排,每节的长度,参与是否是自愿的,整个小组的活动安排等。②明确保密的原则和措施。③从事小组工作的社工,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和专业教育,具备一定的经验才可以带领一个小组。④在特定的情况下,社工在带领小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接受督导和咨询。⑤经过筛选决定组员,形成小组后,要确保组员的需求能够在小组中得到满足。⑥社工有责任协助组员达成治疗目标。⑦组员在小组中必须得到保护,不受到身体伤害、威胁、被迫接受别人的价值观、胁迫、其他形式的压力和来自组员的压力。⑧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组员。⑨社工不能利用组员来达到个人目的。⑩社工有责任对组员进行及时评估和跟进,以保证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2)科诺普卡提出了下列小组工作实务的原则:①小组中的个人化原则。了解每个组员的独特性和特别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干预方案,具体的工作目标要因人而异。②小组个别化原则。每个小组的构成和具体情况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小组都是一个独特的实体,有自己独特的问题和需求,在设计小组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每个小组的具体情景。③真诚地接纳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相信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④有意识地在社工和案主之间建立一种助人的关系。小组工作的基本信念是:在与别人的互动过程中,个人的改变才会发生,为了促进这种变化,人们需要帮助,尤其需要专业的帮助,因此,建立一种职业的助人的关系将有助于导致变化。⑤积极鼓励和促进组员之间的互助合作的关系。组员间的平等的互动关系会带来积极的改变,因此,工作者的主要责任就是帮助组员间建立一种积极的关系,以推动变化的出现,使小组实现自己的目标。⑥在小组进行过程中,可以适当修改小组计划,以更好地满足小组和组员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完成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在小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评估,根据小组和组员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小组计划。⑦根据组员个人的能力,因人制宜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能力。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是小组工作的核心,但是,由于个人的参与能力不同,社工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决定他们的参与程度和改变的程度,使他们不感到有压力,从而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状态。⑧鼓励组员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和决策过程,体现民主精神。⑨小组工作者在主持小组过程中,要热情,具有人情味和自律性。相关试题
牛奶奶的孙子患有自闭症,儿子儿媳平时工作忙,全都由牛奶奶照顾孙子的日常起居。照顾孙子的劳累以及对孙子未来生活的担忧让牛奶奶心理压力很大,情绪容易起伏波动,经常焦虑失眠。牛奶奶经常抱怨道: “老天爷为什么要这么折磨我啊,让我的孙子患上自闭症。”?问题:?如果让你应用相关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牛奶奶提供治疗服务,你将如何去做?
试论述社会服务评估的类型。
案例:彩玲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丈夫长年在工地上干活,平时很少回家。丈夫还经常抽烟喝酒,打牌赌钱,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钱。彩玲一个人在家,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除了要种地、养鸡、养鸭之外,还要照顾6岁的女儿和卧病在床的婆婆。婆婆和丈夫都希望彩玲能生一个男孩,彩玲也希望能生一个男孩,但彩玲再次怀孕后生的却是一个女孩。为此婆婆和丈夫对彩玲的态度很不好,认为生不出男孩都是她的错,对她冷言冷语。丈夫和婆婆想让她再生一个,但是彩玲却不想再生了,并且表示生三胎是违反国家生育政策的。丈夫为此经常打彩玲,还以生不出男孩就离婚来威胁。彩玲得不到丈夫和婆婆的关心,觉得生不出男孩都是自己的错,在家里、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彩玲无奈之下找村里跟自己关系要好的姐妹们诉苦,大家很同情她。村里像她这样的情况不少,大家认为家丑不可外扬,都选择了忍耐和沉默。彩玲曾找过当地妇联主任和派出所民警,他们都做过彩玲家人的工作,但是没有什么作用。村里人对彩玲将家事告诉外人、向外人求助的行为议论纷纷,并且以 “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对彩玲避而远之,没有给她提供任何帮助。彩玲每天都生活在自责和恐惧中,每天都要面对丈夫和婆婆冰冷的目光。她想过离婚,可是自己的父母和哥哥不允许;她想过自杀,但是她又舍不得两个女儿。她每天都生活在痛苦和矛盾中,哀叹自己命不好。?不久前,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彩玲所在的村庄开展服务。彩玲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望和了解,前来该机构求助。?问题l1.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会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彩玲?怎样帮助?2.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彩玲个人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3.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彩玲的情况加以评估。?4.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运用女性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5.从个人、小组和社区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彩玲问题的简要策略。
何某,男,35岁,高中文化程度,结婚前有犯罪记录,多次因为行凶、赌博、故意伤害、扰乱公共秩序等问题受到治安处罚、行政拘留。2011年,由于经济紧张,何某违规使用信用卡,犯信用卡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出狱后,他没有继续寻找工作,一直在社会上混,不务正业。妻子忍受不了其生活状态,丢下孩子与其离婚。离婚后的何某,原本打算自己一个人出去闯荡,但考虑到年幼的孩子就此孤苦伶仃,只能暂时放弃这个念头。社区居委会为了帮助何某,为其介绍了一份保安的工作,但好景不长,何某在工作期间又与人发生冲突,被单位开除。至此,何某与孩子的生活陷入困境。社区居委会主任对何某的情况特别着急但又没有办法,只能向社工求援。社区的社工了解了何某的情况后,决定采用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的方法去帮助何某解决目前的困难局面。【问题】1.结合案例材料分析,目前何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2.根据案例材料,请指出社会工作者在具体服务过程中的行动系统有哪些73.根据主要问题和行动系统,结合个案管理的方法,制订针对何某的矫正计划。
试论中国文化传统和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11.户外活动时,幼儿玩得很高兴。部分幼儿已满头大汗,脸色通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该怎么做?
43岁的女子杨某,是一名在社区服刑的矫正对象。她曾因多次盗窃和贩卖毒品3次被判刑,但她并未吸取教训。后来她在南京一处公交站台上扒窃他人的手机时被当场抓获。考虑到杨某属累犯等因素,法庭以盗窃罪判处她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而就在法院受理案件的当天,经医院检查证实,杨某已经怀孕,法院决定对她实施监外执行。她激动不已,觉得自己做了错事,反倒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照顾。杨某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再回到自己的社区,觉得所有的人都会指责她,所以很郁闷,生活也没有精神头。在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帮助下,杨某向社区矫正工作者说出了她过去行为的不当,表达了后悔莫及的心情。从此,杨某经常找社区矫正工作者谈心,精神状态转好,并且在矫正期间定期汇报思想和参加社区活动。同时,社区矫正工作者给了杨某莫大的鼓励和安慰,使这位女性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人间的关爱。1.请从矫正工作者的角度来回答,你认为杨某在社区矫正初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作为矫正工作者,应该遵循哪些矫正工作的价值理念去进行服务?
于萍幼年时因一场高烧而右耳失聪。两年前,18岁的于萍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每天早早去上班。不过,前段时间,母亲发现于萍出现了种种抑郁症状,整天不说话,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去上班。母亲不知女儿在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内心很着急,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1.生态系统理论的六个核心概念是什么2.请运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本案例进行分析。3.请为社会工作者设计简单的工作介入目标。
案例: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留守人员”,即农村留守儿童和农村留守老人。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从监护情况看,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隔代照料,其余的4%是由其他亲友照料。“留守老人”以及其他亲戚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问题:1.留守儿童有哪些需求2.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可以开展哪些服务
小组的类型和小组工作的功能有哪些?
张倩的丈夫因为患有糖尿病去世了,她独自一人带着12岁的女儿过日子。女儿很懂事,学习很努力,学习成绩也不错,老师们都很喜欢她。可是就在两个月前,女儿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后被查出患有糖尿病,被迫休学治疗。现在女儿已经住院两个月,昂贵的医药费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可是就在上个星期,张倩所在的单位进行人事裁员,张倩也在被裁员工的名单中,张倩面临着下岗失业、失去经济收入的困境。生活的一连串打击让张倩感到非常无助和绝望,她只好向社会工作者小王求助。?问题:?假如你是社会工作者小王,请分析张倩面临的问题,运用社会工作相关理论介入本案并列出工作计划。?
翁女士和丈夫中年得子,这本来应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大喜事。但不幸的是,由于出生时孩子吸入了羊水,导致短暂窒息,出生后被诊断为脑瘫儿童。这让翁女士的丈夫难以接受,所以对儿子一直都很抗拒,没有什么感情。他甚至想放弃这个孩子,但翁女士不同意,决心要好好抚养这个孩子。现在,孩子已经三岁了。由于丈夫对孩子不管不问,而翁女士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常常感到无能为力。现在,翁女士为照顾孩子的事情常常与丈夫吵架。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请你为翁女士一家提供服务。[问题]1.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及特点。2.在上述案例中,翁女士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3.针对翁女士一家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刘先生曾是一家公司的销售员,在经历一次车祸后失去了双腿。妻子是一家大公司的职员,有着丰厚的收入。儿子学习成绩优异,懂事。刘先生的母亲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而母亲年老体弱,照顾儿子也显得吃力。妻子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照顾丈夫,而社区中又不能提供生活照顾和康复服务。一年来,刘先生一直待在家里,情绪很容易激动,经常一个人偷偷地哭。刘先生原本是一个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喜欢与人交往的人,经历了这次创伤之后,再和以前的朋友和同事来往,也很少说话,整个人很沉默。妻子看到丈夫变得越来越孤独,前来求助社会工作者。问题:1.请你分析刘先生面临的困境有哪些2.作为社会工作者,对刘先生可以采取哪些辅导策略
近年来,关于儿童悲剧的新闻频频出现,比如贵州毕节青场镇青坝村两名留守儿童丧生火灾,幼儿遗留校车被闷死,富顺12岁留守儿童坠楼身亡,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面对频发的儿童悲剧和儿童伤害事件,儿童保护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这也是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问题:?假设你是一名儿童社会工作者,从儿童保护的角度出发,你认为有哪些介入策略?
社会研究是指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社会研究是科学的一个部分,它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社会研究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类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①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②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③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社会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