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A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留守儿童问题是由于社会的整体变迁而产生的。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等现象。所以,留守儿童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可能无法得到:
(1)爱与管教的需要。留守儿童教育为隔代教育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年轻的父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因此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管教的时间会大大减少。但是,对儿童而言,建立对父母的依恋能促进儿童心理、智力的发展和社会化。(2)发展的需要。孩子成长需要良好的家庭生活、足够的教育及休闲娱乐活动。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外出,导致留守儿童缺少照料和陪伴,年迈的爷爷奶奶在生活上对儿童给予照料,但是难以满足其成长发展的爱、游戏等需要。(3)学习辅导的需要。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差,并且学习环境不好。由于长期和年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而相当一部分老人不具备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并且乡镇很少有家教,无处得到帮助,因此学习辅导也是留守儿童迫切的需要。2.方案设计(1)方案名称:儿童合家代代亲。(2)方案目标:提高留守儿童的自身能力,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3)实施策略:①开展亲子教育培训,对爷爷奶奶进行亲子教育培训。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定期开展儿童联谊、游戏等活动。③挖掘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服务。④定期开展外出务工父母的联谊活动,交流自己对留守孩子的教育经验。⑤定期开展外出务工父母探望留守儿童的活动。⑥组建模拟照顾家庭,等等。(4)方案执行: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留守儿童危机,等等。(5)方案评估:包括评估方案的执行情况、家庭成员对各项服务项目的满意度、儿童对于相关活动的满意度,以及介入效果评估。相关试题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及概要。
论述社会工作督导过程中个别督导、团体督导和同事督导的优缺点。
深圳与香港距离较近,随着两地展开经常性交流与互动,往返两地及在港居留途径逐渐拓宽,出现了这样一批 “住在深圳、学在香港”的异地学童。阳阳就是异地学童中的一个典型代表。阳阳是在深圳上的幼儿园,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将阳阳送到香港读书,在香港读书的阳阳第一天上学就很不习惯。老师上课主要采用粤语和英语,文字是繁体字,这让从小接触简体字和普通话的阳阳学习很是吃力。不仅如此,阳阳身边的同学都是香港人,对阳阳这个从深圳来的小朋友有很大的排斥心理,不愿意跟他一起玩,同学们还暗地里给阳阳起绰号、贴标签,说他是“假香港人”。阳阳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非常苦恼,他没有朋友,放学后要立即赶回家,不能和同学们一起参加课外活动。他变得越来越沉默,不止一次地向父母哭诉,希望能够回到深圳上学,但是都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渐渐的,阳阳越来越不爱说话了,在学校里他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孤立和排挤,阳阳逐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为这些异地学童设计一份服务方案,解决他们在异地求学中面临的问题。
代军,男,4 6岁,身材矮小,年轻的时候服过两年兵役,初中文化。从部队退伍后,代军被分配到某国营单位作操作工。他在工作中勤奋努力,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然而,单位改制后,他下岗了。之后的六年间,代军尝试过下海经商、打零工、摆小摊等,但都没有成功,却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气,最后落得靠老父亲的退休金生活。去年,父亲去世,代军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生活极为艰难,他感到身心疲惫,常常闷在家中喝酒,醉酒后常与邻居吵架,造成邻里关系一度紧张。社区居委会也先后为代军介绍过几份工作,但都没有成功。现在,代军经常到社区居委会吵闹,要求救济和补助。[问题]1.上述案例中,代军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2.针对代军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假如你在某一青少年福利机构实习,该机构专门服务于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机构督导希望你能够设计一个小组工作服务方案,为10有逃学、撒谎、偷窃等行为的青少年提供服务。请针对这一情况,拟订一份小组工作服务方案。
作为我国一线城市,北京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年轻人来此工作。这些年轻人在北京结婚生子后,由于父母身体不好、请不起保姆等各种原因,一些年轻的妻子不得不辞掉工作成为全职妈妈。这些全职妈妈有80%是被动成为的,这些被动成为全职妈妈的群体对生活和社会有各种的担忧,她们一方面为本就不富裕的家庭经济状况担忧,一方面为自己复出工作担忧。某社会工作机构调查发现,本社区的全职妈妈大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对生活有较高的要求和期待。全职妈妈的生活让她们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投给了孩子和家庭,付出的辛劳却没有完全得到家人的认可与尊重,甚至她们自身对自己价值的认同都慢慢降低。同时,她们给予自我的时间和空间也较少,空闲时间也不知道做什么,对自己的生活缺乏规划和想法,也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群体,生活圈十分狭小。?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设计一个项目方案,解决这些全职妈妈的问题。
小王是一名企业社会工作者,目前正服务于园区内的一家电子企业,他发现,企业内的职工生活比较单调,他们在下班之后,往往无所事事,大部分职工,下班之后喜欢打游戏,看电子书,企业缺少为职工提供活动的场所。1.什么是企业社会工作2.社工小王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
试从社会工作员身份及角度,说明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如何从“以人为本”及“以社区为本”的基础上,建构实务介入概念,理论框架和介入过程模式?(可以选择个人、小组、社区其中一种的介入方式)
论述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与成果应用。
青年李某,25岁,硕士研究生学历,全球某知名公司职员。某日李某找到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称自己两周前被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中度抑郁症”,目前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百忧解(一天一片)。求助者说,自己一个月以来胃口不好、全身疲乏、懒散易困、整天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对任何事情都丧失兴趣,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特别是早上醒来,都不知道如何去面对一天的时间;有时候在和别人讲话的时候,甚至出现思维和行动的迟缓,自己能够觉察到这种异常现象。求助者认为药物治疗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希望社工能够帮助他缓解抑郁症状,找回自信和生活的动力。社会工作者通过和李某交谈得知,李某自幼生长于江南一个条件比较优越的家庭当中,家中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从小全家人就在生活方面对他精心照顾、呵护备至,同时对他的学习和行为方面也进行严格要求和管教。案主很听话也很争气,一直被老师誉为品学兼优的模范学生。大一读完后他逐渐对学校和专业产生不满情绪,父母建议他考一流大学的插班生。当时由于压力很大,案主曾经出现过情绪低落、全身乏力、胃口差、恶心等现象,去医院检查后一切正常。之后经过改换专业,放弃了考插班生,他逐渐恢复正常。大三的时候家里安排他毕业后去英国读硕士。参加雅思考试之前案主又出现紧张情绪,无法看书,恶心呕吐。之后姐姐带他出去旅游散心,身体不适症状缓解,顺利通过考试,赴英国深造。在英国毕业后,案主通过了很多场应聘考试,幸运地进入全球知名公司,并回到上海工作。抑郁症就是出现在他回上海工作三个月后。社工请案主谈谈对工作的感受。案主说刚进入公司的时候,领导非常器重他,表示对他非常有信心,并说如果表现得好,打算安排他两年后当部门经理。案主当时受到激励,踌躇满志。他本来是给一位资深的销售人员当助理,虽然杂务缠身,但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干劲十足。三个月以后,带领他工作的人突然跳槽,所有事务一下子都移交给了案主。案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首先是工作负担加重,经常要加班加点;其次是由于业务生疏、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工作进展缓慢、业绩平平。想想领导当初的期望,案主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并出现了一些反常表现,觉得每一件事情处理起来都很困难,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认为自己能力不行,不如别人,自责给父母家人增添烦恼,很多原来喜欢参加的活动聚会也不愿意参加。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两周以后,在父母的建议下,他去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被医生诊断为中度抑郁症,单次发作,并开始服药。案主补充说自己身体状况一直比较健康,没有疾病,连感冒都很少,更没有抑郁症家族史,在没有患抑郁症之前,性格开朗,热情活泼,朋友很多。【问题】1.按照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社会工作者针对李某这一案例,已经完成了哪些工作2.针对李某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将采用何种介入策略
小杜是刚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她在为老年人服务时产生了极大的困惑,不知道如何将课堂上学到的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具体的服务中去;当老年人诉说自己被家人虐待时,她不知道如何处理;面对老年人不合理的要求,她不知道怎么应对;她也不了解从哪里可以寻找到服务所需要的资源。为此,小杜十分焦虑、沮丧,压力重重,已经哭了好几次,怀疑自己能不能从事这份工作,也没有信心把助人的工作做好,深感无助和无力。针对上述情况,机构资深社会工作者老宋为小杜提供了督导。1.请逐一列出老宋可以开展的支持性督导的具体内容。2.逐一列出老宋可以开展的教育性督导的具体内容。
王某某,男,49岁,秀英街道某某村人。1989年伙同他人参与盗窃19次,作案金额2万余元,被判处无期徒刑,并被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服刑期间,他认罪伏法,遵守监规,积极改造,有后悔表现,获得多次减刑,于2004年提前释放,继续接受社区矫正。王某某跨出监狱那天,妻子亲自带着4个女儿接他回家。当年坐牢的时候4个女儿尚未成年(最大的7岁、最小的5个月),如今孩子们都长大成人,妻子也衰老了很多。回家的路上他非常苦闷:一是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感到无脸见人,有愧于妻女家人;二是面对阔别十几年的社会,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今后的日子怎么过社会是否接纳自己愧疚、自卑、苦闷、彷徨、无助一齐向他袭来,面对亲人们殷切的目光,该何去何从他自己感到一片茫然。问题:1.王某某面临的问题和需求都有哪些2.在优势视角看来,王某某的“优势”主要有哪些3.针对王某某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社区矫正介入策略
试比较韦伯和迪尔凯姆创建的两种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区别与联系。
(2015年)近年来,某小区养宠物狗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狗给主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小区带来了一些问题:狗的粪便随处可见;大型犬有时会惊吓小孩;夜晚狗的叫声经常会吵扰邻居;狗伤人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居民对此非常不满,常与养狗者发生冲突,社区的邻里关系受到了影响,尽管居委会通过调节暂时缓解了一些矛盾,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此,社会工作者与居民代表讨论后,提出建立“养狗自律会”的设想。他们在居民区张贴拟成立“养狗自律会”的海报,发放宣传单,征求居民的意见;邀请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参加座谈会,讨论解决办法。两周后,“养狗自律会”正式成立,推举了会长、秘书长,明确了监督员、宣传员等分工。“养狗自律会”通过社区民意调查.形成了“错时遛狗、粪便自清”等自律公约。同时“养狗自律会”配合居委会、物业公司开展社区环境规划,修建狗便处理设施。一段时间后,不仅养狗扰民问题基本得以解决,邻里关系得到改善,而且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提高。 问题: 1.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做法实现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些目标? 2.结合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推动告知、咨询、协商、共同行动和社区自治等不同层次的社区参与中采取的主要做法(将答案对应相应的序号填写在专用答题卡上)。
林女士三年前从农村嫁到城里,全职在家照顾儿子。半年前,儿子发高烧被误诊,智力发展受到了影响。丈夫对此颇有怨言,指责林女士不负责任,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认为林女士没有文化难沟通。林女士则埋怨丈夫每天早出晚归,对自己极为冷淡;觉得城里没人可以倾诉,常感到自卑和无助,害怕被丈夫抛弃。夫妻间常为一些小事争吵,婚姻关系出现了危机。林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郭求助。小郭了解了林女士的情况后,决定对其进行家庭干预。小郭为夫妻双方提供咨询,帮助其分析面临的困难,引导双方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婚姻问题上;改变对彼此的消极态度和看法,让夫妻双方从相互指责转化为共同努力解决面临的困难。同时,小郭挖掘林女士的优势和能力,引导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帮助她拓展社会支持网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林女士的压力得到了缓解,夫妻关系得到了改善。问题:?1.本案例中小郭扮演了哪些专业角色??2.小郭运用了哪些家庭干预技巧?并列出对应的具体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