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A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中国虽然没有西方那样长久的社区工作历史,但却有丰富的社区工作实践。从20世纪2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到80年代中期以来民政部推动的城市社区服务,再到90年代中后期的社区建设,这些丰富的实践活动既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问题,也反映了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下从社区服务、社区发展、社区建设几个方面介绍中国的社区工作。
(1)中国社区服务①社区服务的状况社区社会福利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下,以一定层次的社区组织为主体和依托,以自助—互助的广泛群众参与为基础,既突出重点对象又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用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增进公共福利,提高生活质量的区域性、社会性的福利事业。最初我国的城市社区服务包括为民政对象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和与驻区单位实行双向服务,后来它主要在福利—营利向度上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a.救助福利性服务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社区中的失业人员、贫困家庭、老年人、残疾人和危重病人,等等。b.社区事务性服务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c.市场化的营利性服务服务对象是全体社区居民,有时也会扩展到社区之外,主要是根据本社区的实际需要,引入市场化的服务。②社区服务的成就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社区服务在我国城市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满足了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社区服务的核心内容是满足困难群体和一般居民的多种需要,它在支持困难群体、满足居民的发展需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b.创造了一些就业机会。最初是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后来将社区服务作为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个领域,社区服务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c.支持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在国有企业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社区服务不但帮助解决了部分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而且承接了单位释放出来的福利服务职能,改变了“企社不分”的现象,支持了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d.培育了人们的社区理念。通过社区服务和后来的社区建设,社区理念得到普及,这也支持和促进了城市社区建设以及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③社区服务工作中的不足社区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a.社区服务的性质定位问题。社区服务在本质上是属于福利服务还是营利服务,或者它在服务项目上如何进行区分,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争论不休,从而影响了社区服务的健康发展。b.社区服务的队伍建设问题。与前者相联系,社区服务工作是专业化的服务工作,还是可以任人进入的就业领域,或者它内部有专业和非专业之划分。如果没有专业性,社区服务就会成为一个“筐”,其人员结构也十分复杂起来。任何社区服务人员都不需要任何门槛而进入,也没有行业的相互支持、自我增能和自律,是社区服务水平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c.社区服务的行政化问题。社区服务中心怎样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不至于被当作政府的“腿”,而能为自我发展,也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2)社区发展中国的农村社区发展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这场由知识分子发起并推动的旨在发展农村、振兴中国的运动,并没有自称为社区发展,但其内容甚至方法与西方所说的社区工作有许多相似之处。乡村建设运动有多种实践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晏阳初领导的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和梁漱溟主持的乡村建设实验。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村社区发展运动虽然因抗日战争的爆发而未获正果,但是它对社区工作的贡献却是显见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一些农村开始进行新的社区发展,这主要是发展社区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实践。在贫困的农村地区,由政府支持、多方参与的扶贫开发对改变落后农村的面貌、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和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这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又一机遇。在这一过程中,认真总结我国社区发展的经验教训,学习国际社区发展的经验(比如联合国社区发展的原则)是有益的。不足之处:许多农村经济基础差、村级组织乏力,所以农村发展进展缓慢。(3)社区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市中普遍开展了社区建设。按照政府的理解,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原来的城市管理体制严重不适应的背景下提出的。上述改革将居民服务、城市社区管理的任务推向社区,但在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处于附属地位的社区无力承担这些职能,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社区建设的任务就是必然的。社区建设与社区工作是相通的。在社区建设中引入社区发展的思路、借鉴社区工作的方法是有益的。各地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做法各不相同,有的以社区服务为主,有的突出社区文化,也有的尝试推进社区民主。在社区建设中既可以看到政府自上而下的强有力推动,也可以看到自下而上的社区基础的力量。这是一个多方参与共同探索城市社区治理、社会管理新模式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许多街道、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参加了以社会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社会工作知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对社区工作者有效地开展社区建设工作也起了积极作用。不足之处:社区建设发展仍然参差不齐,且涉及多个领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而当前居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专业性水平相对滞后。相关试题
四、上级委托C市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近期举办一个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讲座。请你根据材料五,拟写讲座内容的提纲。(50分) 要求:内容全面,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语言准确,字数不超过600字。
城市居民张某的前妻病故,留有一子,现在的妻子李某是来自外地某村的“外来媳”,没有当地城市户籍。半年前,张某失业,被查出患有癌症,几轮治疗后花光了家中积蓄,全家人为筹措治疗费用犯愁。张某的儿子刚考上初中。目前,家庭重担全落在了李某一人肩上,她不仅要照顾卧床的丈夫,还要赚钱养家,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技能,李某一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只能打零工,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全家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李某感到压力很大,一直渴望有人帮忙,但是她在当地没有亲戚,如今刚嫁过来,不会讲当地方言,也没有朋友可以倾诉,有的邻居认为她是外地人,不愿与她多交往,李某感到很难受,因此也较少参加社区活动。社会工作者在调查时发现,张某所在的社区比较贫困,“外来媳”占很大的比例,其中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需要帮助。? 问题:? 1.根据社会救助政策,张某一家可以申请哪些救助?? 2.除物质救助外,社会工作者针对李某的现状应着重提供哪些服务?? 3.在社区工作层面,社会工作者应组织哪些活动来促进“外来媳”群体与邻里、社区的互动融合?
赵燕(37岁)与吴明亮(39岁)在2006年结婚,育有一对儿女,女儿妍妍8岁,儿子硕硕6岁。这个看起来美满幸福的家庭却隐藏着裂痕。2016年3月,吴明亮与其公司的一名秘书发生了婚外情。对于丈夫的那次外遇,赵燕始终无法释怀。平日,赵燕在工作之余除了要关心两个孩子之外,还要去医院照顾患病的父亲(75岁)。她有一位哥哥,但长期定居国外,家里内外全靠赵燕一人张罗。好在赵燕的母亲(72岁)健康状况良好,还能帮忙照看孙子。但在工作与情绪的双重压力下,赵燕经常与丈夫因为一点家庭琐事而发生口角,从上个月开始,两人过起了分居生活。【问题】请根据以上背景信息绘制赵燕的家庭结构图,并简要阐述家庭结构图描述法的内容与功能。
淑华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丈夫没有固定工作,有酗酒的习惯,而且酒后经常对淑华施虐,甚至毒打。淑华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有一个女儿,正因为淑华生下的是女儿,所以她的丈夫和婆婆都认为是她的错。淑华经常向同村的好姐妹们诉苦,但是他们都认为要顾及面子,家丑不可外扬,大都劝她忍气吞声。淑华曾在无奈之下向妇联和派出所民警求助,但是却拒绝了他们的实质帮助。有段时间,淑华因为不堪苦恼,几乎想自杀,她自己也越来越觉得这就是她的命,天生注定,不可改变,生女儿也是她的错。问题:1.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假设,淑华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2.在优势视角看来,淑华的资源主要有哪些3.从个人、小组、社区三个层面,分析解决淑华问题的简要策略。
小沈是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在一次大地震之后,小沈和自己的学生组成了一支社会工作服务队帮助灾区群众。同时,小沈也针对自己的服务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对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批判性反思,用于改进地震后灾区群众的社会工作服务。?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小沈主要运用了什么研究方法来开展社会工作研究,并说明其特点。
试从社会工作员身份及角度,说明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如何从“以人为本”及“以社区为本”的基础上,建构实务介入概念,理论框架和介入过程模式?(可以选择个人、小组、社区其中一种的介入方式)
冉某,29岁,在他小时候父亲因为犯罪判处死刑,剩下年幼的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在某书店做管理员,收入微薄,为了维持家用,母亲在工作之余去做家政,非常辛苦,没有时间来关心和照顾冉某。冉某经常与社区的几个不良青年混在一起,还曾因为盗窃而被判入狱。出狱后的冉某不去找工作,整天惹是生非,慢慢染上了毒瘾,妻子得知后非常气愤,为了帮助冉某戒毒,妻子以身试毒却同他一样无法自拔,为筹毒资两人走上了盗窃之路,妻子被判入狱一年。目前,冉某与母亲还有他两岁的女儿住在一个即将拆迁的小区中,三个人挤在一间很小的阁楼里,依靠母亲微薄的退休金艰难地生活。看着年幼的女儿和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想到在狱中的妻子,冉某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了,决定痛改前非,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在家里自己实行戒毒,并且打算去找工作,他为将来的生活做了详细的规划。可就在冉某对生活信心满满时,妻子却在狱中寄来了离婚协议书,这让冉某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对将来的生活又失去了希望。冉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状况,非常担心,于是找到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问题: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请你针对冉某的问题,制订一份服务方案。
试论述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伦理难题。
某老旧小区居民对社区服务有强烈需求,然而,该社区居委会人手紧张,服务供给有限。为此,社区居委会引进了一家社会工作机构,希望借助专业力量加强社区服务。该社会工作机构在社区走访中发现,社区中已有居民骨干自发组织了一些活动。进一步调查后了解到,有些居民骨干认为,大家组织起来就是为了自娱自乐,不要多管闲事;有的居民骨干虽然想为居民们多做点事,但不知道该怎么做;还有的居民骨干曾经尝试过开展社区服务,但看不到成效,感到很无力,没能坚持下去;同时,这些社区居民骨干开展活动面临缺乏服务场地、设备、资金和人员等困难,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争取资源。 针对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机构计划对本社区居民骨干开展能力建设服务。?要求: 分别从提升居民骨干的认识和思维、情感和价值观、行为和技巧等三个方面能力的角度,设计服务方案(分别列出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主要实施策略)。
论述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新时期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的指导意义。
案例:王奶奶,60岁,未婚,没上过学,以捡垃圾为生,患有风湿类关节炎数十年,关节畸形、肿大,行走困难。一次,王奶奶在捡垃圾的时候被撞,右腿截肢,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现实虽然如此残酷,但是王奶奶身残志坚、自立自强,截肢以后就在家做一些编织活,但是收入微薄,现在每月主要靠当地政府部门的补助生活,经济状况窘迫。王奶奶患病以来与弟弟和弟妹同住,家庭关系非常和谐。不幸的是,弟妹在不久前查出患了癌症,手术后身体很虚弱,也难以照顾王奶奶。王奶奶弟弟的身体状况也不好,侄子也在外地,三位老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都非常差。他们挤在一个狭窄的屋子里,终日难见阳光,房内没有自来水、上下水道和卫生间等设施,院子里有一个公用的自来水管,厕所也在外面。王奶奶由于行动不便,大小便只能在家中完成。无助的王奶奶向医务社会工作者求助,希望可以获得帮助。问题:1.医务社会工作有哪些特点2.上述案例中,王奶奶面临哪些困境3.针对王奶奶的情况,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社会工作督导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建设和创新治理的重要环节。社会工作伦理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和支撑,在实务实践过程中,常常会因不同的价值矛盾陷入困境之中。请问督导实务中的伦理困境有哪些?
浅析如何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小组的类型和小组工作的功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