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A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 社会康复的理念是帮助残疾人全面康 复,实现回归社会生活的主流。社区康复就是依托于城乡社区,充分利用各种社区资源(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居民、残疾人及其家庭等),在医疗、职业、教育和社会等康复领域为残疾人提供方便、经济、有效和可行的“全面康复”服务,促进残疾人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重塑自我,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并建立"亲和性”高的残疾人社区文化。本案例中的服务机构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康复设施使用率较低,影响智障人士康复的效果和质量。如何因地制宜地调动和挖掘社区资源,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网络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是该中心面临的挑战。
(2)方案设计根据该中心面临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设计出的服务方案应包括如下内容:①方案目标。根据该服务中心中康复对象的需求,开发和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康复服务,增进康复的效果,促进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和谐。②方案实施策略:a.提供针对性服务。针对学员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根据学员们的智障等级程度,按类别、分层次地设置不同的康复训练项目,调整和设计新的康复活动,组织适合各类学员们的兴趣小组,建立长效机制。b.调动资源。联系社区内一些潜在的、有帮助的人际网络和服务资源,如智障人士亲属、邻居和志愿服务者,鼓励并激发这些人际网络发挥作用,共同帮助智障人士进行康复训练。例如,可以建立助智志愿者队伍,通过培训,使志愿者掌握智障的基本知识以及为智障人士提供服务的方法和技能。c.创造新资源。社会工作者协助该中心建立一些新的互助团体或支持团体,以加强对残障人的照顾和支持,这些团体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可以组织智障人士家长小组,通过社会工作者引导,定期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帮助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经验,提供情感支持,重构与社区和周围环境的关系。d.社区倡导和教育。社区倡导为备受忽视的残疾人争取合理的照顾和权益,包括在服务中心为智障人士争取更好的服务。比如,通过黑板报、社区刊物、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动员家庭、社区及社会等各种改变媒介系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社区对智障人士的理解和接纳,争取更多社区公众对残疾人工作的支持和参与。③方案执行。主要包括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等。④方案评估。包括智障人士及其家长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相关试题
某养老院近来入住了二十多位老人,他们对新生活非常不适应,要么整天抱怨,要么不和其他老人来往,要么觉得生活很无趣等。【问题】假如你是该养老院的社会工作者,请针对养老院老人的需求,拟订一份服务方案。
某社区新成立了一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刚入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的小陈主要负责社区内老年人的服务工作。但小陈对社区的情况并不熟悉,为进一步了解社区整体情况以及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社会工作者小陈采取问卷、走访等多种形式进行调查。调查发现该社区人口流动率相对较低,大多是居住很久的老街坊邻居,彼此熟悉,社区邻里关系比较和谐融洽,但社区老龄化程度偏高,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比较大。?小陈在走访社区老年人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年人生活方式单一, “宅”在家里的时间偏多,有的老年人认为自己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还受“三高”疾病的困扰,出门太困难或麻烦。有的则反映是因为社区没有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场所或者休闲娱乐项目,出门也很无聊,所以干脆就不出门了。除此之外,小陈还发现社区存在不少有特殊困境的老人,比如无经济来源,生活十分拮据甚至困难;或者受子女嫌弃、忽视甚至虐待。?在了解所在社区老年人的整体情况后,小陈计划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服务介入,以改善社区老年人的现状。?问题:?1.在以上材料中,社会工作者小陈所在的社区反映了老年人的哪些需求??2.假设从社区支持网络的构建角度出发,社会工作者小陈该如何满足社区老年人的需求?
翁女士和丈夫中年得子,这本来应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大喜事。但不幸的是,由于出生时孩子吸入了羊水,导致短暂窒息,出生后被诊断为脑瘫儿童。这让翁女士的丈夫难以接受,所以对儿子一直都很抗拒,没有什么感情。他甚至想放弃这个孩子,但翁女士不同意,决心要好好抚养这个孩子。现在,孩子已经三岁了。由于丈夫对孩子不管不问,而翁女士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常常感到无能为力。现在,翁女士为照顾孩子的事情常常与丈夫吵架。假如你是一位社会工作者,请你为翁女士一家提供服务。[问题]1.请阐释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及特点。2.在上述案例中,翁女士一家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3.针对翁女士一家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请论述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或阶段。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社区工作发展的状况、成就与不足。
试论述概率抽样的基本方法。
如何理解社会政策的各种含义?
一个月前,某村庄的赵某夫妻俩开着三轮车一同去贩卖大米。在回家途中,由于路面崎岖狭窄,而车灯又意外地出了故障,赵某不小心将三轮车开入路旁的沟中,导致夫妻俩当场身亡。赵某的女儿赵慧萍才10岁,她没想到一夜之间便失去了父母,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赵慧萍无法接受父母意外去世的巨大不幸,整日以泪洗面,天天一个人待着,学也不上了,不和任何人说话。邻居们看她可怜,帮她解决吃穿问题,但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才好。后来,邻居向民政局的社会工作者求助。1.赵慧萍是否可以享受“特困人员”供养待遇?其依据是什么?2.“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有哪些?3.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帮助赵慧萍走出困境?
半个月前,某机械制造企业破产,造成在企业中工作了十多年的一批中年男性员工失业。这批中年男性员工都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们的失业使家庭经济陷入了困境,并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问题】1.请结合案例说明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含义。2.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应如何为这批失业的中年男性员工提供服务
小明14岁,父亲工作繁忙,与小明交流很少;母亲对小明要求严格,事事包办、处处操心。期中考试小明考了班级后几名,母亲狠狠地训斥了小明一顿。父亲回家后,母亲又责怪父亲,引起了夫妻间的激烈争吵。小明觉得家里再也待不下去,第二天就离家出走了。三天后,父母在同学家里找到了小明,但小明拒绝回家。母亲十分忧虑,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与小明的母亲进行了第一次面谈,主要对话内容如下:母亲:“辛辛苦苦养他这么大,现在他却离家出走,我实在是很伤心。请你帮帮我,快劝我儿子回家吧。”社会工作者:“我能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也很愿意帮助你,我们可不可以商量一下具体该做些什么呢”母亲:“这是他同学家的地址,你赶快去劝劝他。”社会工作者:“我听了你的讲述,觉得你儿子的问题也与你平时的态度有关,能不能一起探讨一下呢”母亲:“我怎么会有问题我为儿子付出了那么多心血!要怪就怪他爸爸,一天到晚不在家,只顾着忙工作,回家就骂儿子,一点也帮不了我,要谈你就找我丈夫去谈吧。”社会工作者:“那你今天来找我,就是希望让我帮你劝儿子回家”母亲:“是的,请你尽快帮我吧,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社会工作者:“好的,我明白了,我会马上找他的。”接案会谈就此结束。【问题】结合本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上述接案面谈中没有完成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并说明理由。
小景今年3 3岁,原本是某公司的财务主管。二年前,随着孩子的出生以及丈夫升职带来的忙碌,她选择了辞职,专心在家做家庭主妇,照顾丈夫和孩子。但前几天原公司领导的一通电话让她本已平静的生活又起了波澜。原来因公司发展需要,公司领导诚邀她回公司继续当财务主管。虽然她当时就回绝了,但还是对此事放不下,因为她热爱那份工作,但又想照顾好家庭。虽然丈夫也表示支持她重返工作岗位,但她还是很矛盾,非常烦恼。[问题]1.上述案例中,小景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2.针对小景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某大二学生小珍患有 “双向性情感障碍”,即间歇式抑郁和狂躁,她在一次病发时,从宿舍的窗户跳了下去,所幸宿舍是在二楼,小珍仅是腿部摔成骨折,目前正在医院治疗,伤情已有所好转。但是,小珍在心理方面仍有很大的困扰,她本身就患有较严重的“双向性情感障碍”,加上这次跳楼事件造成的影响,使小珍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精神病。对于小珍的行为表现,同学也不时议论小珍是“精神病”患者。?据了解,小珍在小时候经常被班上的一名男生欺负,从那时开始她就特别害怕和讨厌男生。上高中时,小珍就读于一所私立高中,学校里有很多贵族子弟,老师又分别地对待不同出身的学生,这让家境一般的小珍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她不喜欢跟同学交流、沟通,成绩不断下滑。后来,小珍考取了省城的一所专科学校,她感到人生很失败,性格越来越孤僻、敏感、多疑,并最终发展成 “双向性情感障碍”。?问题:?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针对小珍的问题,你打算采用哪种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为小珍提供服务?请写出服务过程。
(2020年)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范围与局限性。
张兵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高中毕业后他选择入伍成为一名士兵。家人都很支持他的做法,希望他在军队中能好好表现,努力考上军校。不料,在一次运输物资的任务中,由于下雪而路面结冰,导致张兵乘坐的汽车因此翻到,他也在事故中受伤严重,颈椎以下高位截瘫,从此生活不能自理。退役后,张兵被移交至政府安置,由国家集中供养。但是入院以来,家人由于生活困难,一直没有到医院看望过张兵,也从来没有联系过他。年轻的张兵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身心压力倍增。而且只要一想到自己以后的生活,就感觉毫无希望可言,开始认为亲人不关心自己,生活也没有意义,并且拒绝治疗,甚至出现自杀倾向。1.根据张兵的情况,评估其现在存在的问题有哪些?2.简要介绍危机干预模式及其主要的服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