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第一空,由“因事物存在优点就把它看得完美无缺,因事物存在缺点就把它看得_____都是不全面的”可知,前后构成反义并列,待填词与“完美无缺”语义相反,应表示不完美、存在缺点之意,程度较重。对应选项,A项“百无一是”形容全都做错,一无是处,B项“一无是处”指一点对的地方也没有,D项“百无一用”指毫无用处,均符合文意,保留。C项“一无所长”指一点专长也没有,强调没有专长,程度较轻,排除。第二空,待填词搭配“负面影响”。对应选项,B项“消解”指消释,消除,搭配得当且符合文意,当选。A项“根除”指彻底铲除,通常搭配顽疾、思想等,与“负面影响”搭配不当,排除;D项“根治”指彻底治理,与“负面影响”搭配不当,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项。【文段出处】《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
相关试题
25.要深刻认识抓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保持_____的状态,把防灾减灾作为当前三农领域_____任务,全力以赴打好抗灾夺秋粮丰收的硬仗。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37.大量疾病与……及时、准确地认知其变异结构,就难以研发新的疫苗。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48.某蔬菜批发市场中西红柿的价格如下:购买重量30公斤(含)以下时,单价9元/公斤;购买重量31~50公斤时,单价8.2元/公斤;购买重量51公斤(含)以上时,单价7元/公斤,现有甲乙两个饭店的食材采购人员前去采购西红柿,若两个饭店分别采购,则共计花费612元;若两个饭店一起采购,则需花费504元。那么两个饭店采购西红柿的重量相差多少公斤?()
34.谁才是今天社会中的“贵子”?“贵”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升官发财,也不意味着必须拥有多么高的社会地位,而是代表着人生进步的可能性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富二代、官二代无疑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贵”,但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不能凭借自身本领干事创业,所谓“贵”也不过停留在人生的浅表。相反,白手起家的寒门青年,凭借自身努力打拼出一片天地,创造了属于自己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贵子”的称谓自然当之无愧。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39.如果关注北……“野马”。这段文字主要介绍:
29.“丝路问道”中国当代书画名家邀请展共展出130余幅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的聚焦中外交流史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再现了“一带一路”_____的历史,有的聚焦“一带一路”沿线的新貌,展现了由古至今丝路文化交流的盛况,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丝路文化深意,推动文明交流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6.中国人自古就_____山文化,惯于在名山大川中寻求精神寄托,人们至今对“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39.______________,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就业、培养与招生联动机制,从源头上加强供需对接、优化专业设置,提高自身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提升系统化培养水平,除了教授技能,还要让学生从知识体系中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始终把产教融合水平作为衡量办学质量的试金石,从提高就业质量和专业素养两方面努力,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涌现就会水到渠成。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22.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青年作家如何回应时代召唤、沉潜生活深处,如何继承传统又_______,如何投身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革?青创会虽然闭幕,但围绕这些问题的思考还在继续,对青年作家创作的关注与期许也将继续。填入画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
24、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规避两种倾向: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打造“样板村”,并将资源或政策向其倾斜;二是 “、平均用力”,即将单一发展方式套用到所有农村,或将资源进行简单分解。只有尊重农村发展实际和市场规律, 实施振兴政策,才能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5.不少老教材在“升级迭代”过程中,通过_____逻辑结构、融入课程思政、加入_____当下的案例素材等方式,提升了教材的可读性。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57.某种服装定价是成本的3倍,第一天原价售出7件,第二天降价100元/件售出12件,当日销售这种服装的利润比第一天高400元。问这种服装成本为多少元/件? ( )
39."不同于传统文化业态中消费者仅仅是被动接受者,文化新业态打破了以往生产与消费的界限,消费者更主动参与文化内容生产,享受价值创造的乐趣。网络平台上,许多内容都是用户自发创作;行进式沉浸演艺中,观众既是观演者,也参与演出过程。这段话意在说明( )
53.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海洋石刻遗产与关键词对应错误的是:
26.中国山水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宗炳便以《画山水序》了山水画的理念........,这些作品至今仍是艺术创作者的灵 感来源。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