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A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督导实务中的伦理困境有:
(1)机构目标与专业目标冲突的伦理困境社会工作督导作为社工机构的雇佣人员,要以机构的发展目标为主要努力方向,在工作中围绕机构的目标展开计划、培训、实务指导、评估等工作。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使命与愿景各有差异,机构理事会对机构的期待及对专业的发展规划有所不同。社会工作督导多数为接受过专业学习的或系统训练,他们严格遵守专业价值观及伦理守则,践行专业理念,以社工的成长为目标,在机构内部开展督导实务服务。当现实中机构的目标与专业的目标不一致时,督导便陷入了“目标选择”的伦理困境。督导作为机构的员工之一,本应为机构的发展考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绩效,达成机构在经济、社会形象、效益、发展等方面的目标。而作为专业精英人才,他们的选择关系着专业乃至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专业的使命感让他们不得不为专业目标努力。(2)对机构忠诚与个人选择冲突的伦理困境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指出,对于机构,社工应遵守对社工机构做出的承诺。对机构忠诚意味着督导从内心对机构的认知、认可,并愿意为其持续服务。在社会发展治理的大背景下,一方面,政府不断出台人才引进、岗位开发等优惠条件,鼓励精英社工进入政府部门,另一方面,由于社工发展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导致专业人才缺口巨大,而高级专业人才则更加稀缺。社工督导多数因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专业资历优势经常会面临较多的诱惑,如考取公务员、高薪跳槽、开办机构等。当个人的发展选择与机构的发展路径不同步时,社工督导就会陷入“对谁忠诚”的伦理困境。(3)专业责任与工作责任冲突的伦理困境社会工作对专业有专业的正直、社区服务、发展专业知识等伦理价值,它要求无论是社工还是社会工作督导都要对专业负责,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服务质量,促进专业的发展与创新。而在现实实践中,社工督导作为机构一员或是某项工作的负责人,通常会面临来自不同方面的工作压力,如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关系成本、工作效率、人力成本等,若督导一味强调专业则意味着要面临工作任务完不成、执行效率低、成本高、绩效差等风险,而这不仅会关系到督导个人的绩效考核,也会影响所督导社工的收入或职业发展。当对专业的责任与对工作的责任相矛盾是,督导便陷入了“责任选择”的困境。(4)行政角色与专业角色冲突的伦理困境在人才紧缺的现实环境下,社工机构内部督导多数会担任机构的管理者,肩负一部分行政职能,特别是在规模较小或有生存困难的社工机构,通常会选择人力成本最低及效能最优的取向。然后行政管理者的角色与专业督导的角色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行政角色倾向于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效率和目标为导向,较少关注社工的个人情感支持,且与督导行政功能中所强调的“应为被督导者提供更多的资源,做其利益的代言人,是被督导者与机构管理层之间桥梁”不同。专业督导角色倾向于运用专业方法和技巧,通过与社工建立专业关系,引导社工的思考和行动,陪伴社工在知识、技巧、能力、经验方面的成长和进步。两种角色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目的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必然会导致冲突,而面临冲突社会工作督导究竟该如何选择,以效率为先还是成长为先,如何在过程中进行不同场景的角色切换?这些都让督导陷入了“角色冲突”的伦理困境。(5)机构利益、社工利益、督导利益冲突的伦理困境社工工作的督导过程涉及机构、社工及督导个人的利益,在以专业为本的相关方分析时会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社工机构关注的利益点在于机构的生存、发展、壮大,因此机构理事会所做的决策会以机构的整体利益为导向,如工资及绩效的设定、激励制度的制定、员工工作规范及专业要求等等;社工作为个体,关注的利益点在于个人的实际收入和个人在组织内可获得的资源、晋升机会、专业成长及职业生涯规划等;社会工作督导关注的利益点在于专业的发展与进步,如服务的创新、流程的优化、品牌的建设等等。社会工作督导作为机构的缓冲器,既要聚焦于个人成长,又要考虑团队的整体性发展,同时要对专业进步负责,微观、中观、宏观的利益兼而有之,加之个人利益。而几方利益不兼容的情况时长发生,如一线社工基于经济问题申请加薪,而机构考虑成本问题没有同意,社工选择不日离职且让督导保密,社工所在岗位属于专业的核心岗位……此时,督导便陷入了“利益选择”的伦理困境。相关试题
试论述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2015年)某村大部分中青年男子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的妇女不仅要承担农活,而且要照顾孩子和老人。留守妇女中,有些缺乏科学种植养殖技术,难以增产增收;农忙时,有些能够得到亲朋好友的帮助,而大多数人只能独自承担;有些整日劳作,无暇顾及孩子教育;个别妇女遇到性骚扰时,倍感无助。村里也没有多少娱乐活动。繁重的劳作加上情感孤独,严重影响到一些妇女的身心健康。 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计划针对上述情况开展服务。 问题: 1.列出本案例中留守妇女的服务需求。 2.列出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本案例中的留守妇女提供的具体服务。
某企业为员工设计了一个福利支持项目 ——“员工帮助计划”,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小徐是该企业的社会工作者,为对该企业的员工进行需求评估,小徐计划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小徐为了更深入地调查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决定用实验法来进行研究。他选择了参与此计划的员工和没有参与此计划的员工各10人,组成了A、B两组进行对照,其中A组为参与此计划的员工,B组为没有参与此计划的员工。在项目开始前,小徐分别针对两组员工进行心理测量,发现两组人员的心理状况水平差距不大。项目开始后,小徐分别在一个月、三个月和半年后对两组员工进行心理测量,然后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最后小徐发现B组的员工心理状况水平波动不大,而A组的员工参与了“员工帮助计划”后明显心理状况好了很多,员工工作更有动力了。对此,小徐认为该企业的“员工帮助计划”是有效的。?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小徐采用的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及其方法论,并分析其优缺点。
这是一个咨询与治疗小组。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已进行了几次会面。这一次会面主要是讨论婚前发生性行为的利弊。有的成员一直都沉默不语,而有的成员之间则因意见不同产生了冲突,并逐渐升温。1.小组工作与个案工作相比,具有哪些优势?2.面对小组成员中出现的沉默,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处理?3.面对小组成员中出现的冲突,社会工作者又应如何对待?
23.简述《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大准则》的基本内容。(10分)
在一次督导的会议上,大部分主管都在抱怨,自己手下的社工,太不投入,“有的人上班时间网购”“有的上班时间刷微博”“有的人上班时间做微商”等等,督导一走过来,就马上把工作网页打开……反正就是觉得工作投入度不够。请问督导该如何做来改善这一现状?
(2018年)社会工作者小罗在对李爷爷家进行评估时发现:李爷爷家房屋老旧,物品摆放杂乱,室内照明不足;李爷爷与老伴王奶奶以前经常参加社区活动;李爷爷的儿子每周会来探望一次;李爷爷夫妻二人的退休工资可以满足日常开销。前段时间,李爷爷因不慎跌倒导致骨折,生活暂时不能自理,全靠王奶奶照顾;李爷爷担心不能康复,情绪十分低落。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小罗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动员志愿者骨干定期探望李爷爷;邀请医护人员一同进行深入评估,制订上门照护与康复训练的计划;介绍王奶奶加入照顾者互助小组;协调相关部门对李爷爷家进行居家安全改造。此外,为更好地回应此类服务对象的需要,小罗总结服务经验,对机构的服务流程提出了改进建议。问题: 1.小罗对李爷爷家进行了哪些基础性评估? 2.在本案例中,小罗运用了哪些间接介入策略?
某社区居民王先生,今年50岁,近几年先后被诊断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由于身体受疾病困扰,一直在家休养,主要由妻子打些零工补贴家用。目前整个家庭经济陷入困难,一是王先生每个月都有一大笔固定的药物费用支出;二是王先生儿子在读初中、女儿在读高中,每个月的生活费、每学期的学费等对于整个家庭也是不小负担。王先生妻子一方面要帮忙照顾王先生,一方面还要努力打工赚钱,令王先生十分内疚,恨自己无能承担不了养家的重任,觉得对不起妻子。从社区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王先生家庭经济状况符合申请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但王先生家目前并未申请办理低保。?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王先生的家庭可享受哪些社会救助政策??2.结合上述材料,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你该为王先生家庭提供哪些服务?
在云南一些边境地区,贩毒、运毒、吸毒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大特点。社会工作者调查发现,这些青少年对毒品的危害和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几乎为零。他们认为 “那些吸毒贩毒的不是坏人,很讲义气”“我没有吸毒、贩毒,我只是知道和看见他们吸毒,我没有违法犯罪”。云南临沧有一个勐角村,是一个以佤族为主,彝族、傣族、汉族杂居的村子。该地的青少年涉毒问题尤为严峻,一些涉毒青少年不仅犯罪率高,同时在朋辈影响下毒品的复吸率高。?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设计一份服务方案,减少临沧地区青少年吸毒、贩毒犯罪率。
小章因为发生车祸而住进医院,由于小章伤势严重,情况紧急,医生为了保住小章性命对小章进行了截肢。小章在苏醒之后发现自己被截肢痛苦不已,几次想要轻生,都被家人和医生及时发现。时间慢慢过去,小章的身体也逐渐恢复,只是小章对自己已是残疾人的现实还有些不能接受。医生对小章进行了康复评估,认为小章已经能够出院了。【问题】假如你是一位医务社会工作者,请给小章制订一份出院方案。
材料1小周是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来到某社会工作机构工作,机构指定了资深社会工作者老刘担任他的督导。双方共同确定了督导形式,并签订了协议。督导老刘将每周与小周进行一次面对面交流,并对小周进行引导。材料2某城区有多个服务老年人的社会工作机构,这些机构的社会工作者每月都会聚在一起开督导会议,会议主要就老年人服务中遇到的困难、障碍及其应对方法等进行讨论,每次会议都会推选一位成员轮流来主持,这样参会成员每个人都有主持会议的机会。材料3某街道服务中心近期新招了3名社会工作者,他们在开展服务的过程都出现了难以与街道居民打交道的问题,从而难以与居民建立支持与联系。根据这一情况,该街道服务中心的资深督导老邱决定对他们进行督导。老邱制定了督导计划,准备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定期开展不同主题和内容的活动,让他们就自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提升他们的实务能力。问题:材料1、材料2和材料3中各采用的督导方法是什么?并说明其使用技巧。
(2018年)为了加强社区治理,解决小区的高空抛物问题。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志愿者一起,在小区以出板报、派发宣传品的形式开展了“杜绝高空抛物”的社区教育活动,并上门对部分有高空抛物行为的居民进行了劝诫,但工作效果并不明显。为此,社会工作者改变工作策略,组织召开了社区协商会议,听取居民的意见。有居民代表提到,现在的家长都听学生的,而学生都听老师的,小区中学龄儿童较多,建议调整工作策略,从周边的学校入手。于是,社会工作者采纳了居民代表的建议,请周边学校的老师在学生中开展“杜绝高空抛物”的教育活动,并向学生发出积极参与劝导行为的倡议,动员老师在校内、班内开展“杜绝高空抛物”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该问题的危害,并演练相关的情形状况,由学生向家长宣传杜绝高空抛物,通过这些努力收到了比较好的成效。问题:1.社会工作者在调整工作策略前后的行动系统分别是什么?2.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针对目标系统采取了哪些策略?
社会工作者在一次走访中发现王老先生独自在家。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到来,他很高兴,交谈中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王老先生现与儿子一家同住,儿子和儿媳外出工作时,家里只留下他一个人,社会工作者观察发现,王老先生的房间杂乱无章,身上衣服泛黄并发出异味,已经多日没有换洗。老人抱怨,退休工资都交给儿媳,身上没有任何零花钱。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注意到王老先生手臂有多处瘀青,问其原因,王老先生沉默不答,表情紧张。社会工作者向社区居委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王老先生今年80岁,以前是老伴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老伴去世后主要由儿媳照顾,儿媳觉得老人不做家务,不讲卫生,一起生活碍事,常常为此打骂老人,有时还不让老人吃饱,儿子去外地出差时,儿媳还经常将老人反锁在家中。?问题:?1.社会工作者在本案例中运用了哪几种收集资料的方法?2.列举本案例中老人受到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的类型及行为表现。?3.如果你是社会工作者,将如何介入?
案例:邵勇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家庭,高中毕业后他选择入伍成为了一名士兵。家人也都很支持他,希望他能在军队中好好表现,争取考军校的机会。在一次运输物资的任务中,邵勇乘坐的汽车由于下雪路面结冰而发生侧翻,他也在事故中严重受伤,导致颈椎以下高位截瘫,从此生活不能自理。退役后,邵勇被移交至政府安置,由国家集中供养。但是入院以来,家人由于生活困难,从来没有到医院看望过邵勇,也再没有联系。年轻的邵勇考虑到自己以后的生活,感觉毫无希望,开始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并且拒绝治疗,甚至出现自杀倾向。问题:1.根据邵勇的情况,评估其现在存在的问题有哪些2.简要介绍危机干预模式及其主要的服务阶段。
某社会工作者小丹一直从事学校社会工作。最近她在进行社会工作服务时,发现部分学生因为家庭问题引发了较为强烈的情绪波动,并影响到了学习成绩。为解决该项问题,提高服务成效,小丹向该机构的督导老吴请教。督导老吴向小丹介绍了家庭辅导的方法和技巧,并建议小丹参加相关培训。?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老吴的督导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