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165.2024年3月30日,作为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最重要成果之一,()启动仪式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2024年3月30日上午,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启动仪式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王毅代表中国政府向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启动运营表示热烈祝贺。王毅指出,4年前,中国-中亚机制应运而生。在机制推动下,中国中亚合作快速发展,呈现出全面推进的良好势头。成立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是习近平主席同中亚五国元首达成的共识。秘书处的启动标志着元首共识已经落到实处,再次向国际社会展现了六国携手谋发展、并肩促合作的坚定决心。相信在各方的共同支持下,秘书处一定会顺利有效运作,中国-中亚机制一定会做优做强,给六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重要贡献。中亚五国外长在贺信中表示,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是双方关系史上的里程碑,成立机制秘书处是峰会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各方对秘书处寄予厚望,将全力支持秘书处工作,期待秘书处的成立为中亚国家同中国合作注入新动能。故本题选C。
相关试题
98.2024年6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在西宁市的学校、宗教场所等进行调研。习近平考察的宏觉寺是()在青海的驻锡地。
近期,某一社会工作者机构内的几位社会工作者为低保收入家庭提供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为其提供过冬必备物资,提供心理辅导。社会工作者担任了什么角色( )。
社会工作者在组织一次社区居民会议的过程中,设计了一个环节是让大家进行对问题的讨论,工作者发现有些居民开起了小会。工作者针对这种情况,应该( )。
(2019年)某社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长期存在“理发难”的问题,下列做法中,最能体现“培养相互关怀的社区”这一目标的是( )。
研究、分析与老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社会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的不完善与不合理内容,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政策完善建议;对社会公众进行教育、宣传,树立对老年人群体的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属于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 )内容。
晓琳是一名留守儿童。据她所描述,她的母亲远在广东打工,从她一岁后几乎就没有怎么见过妈妈。在晓琳三岁以前,主要是由晓琳的爷爷奶奶代为照顾。请问题目中,晓琳在婴幼儿阶段面临什么问题( )。
(2016年)根据《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 )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65.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 )。
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老年除了意味着生理年龄的增长,也喻示( )。
埃里克森在其人类发展的八阶段论中指出,青少年期的核心任务是完成“辨识角色”,发展的重点是( )。
89.2024年7月17日,位于甘肃瓜州的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主体工程进入调试阶段。该电站可以借助()将多余的太阳能储存起来,实现24小时稳定不间断电力输出。
69.2025年7月11日,习近平给田华等8位艺术家回信,对电影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努力创作更多()的精品佳作,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对有关婚配、生育保健等问题提供医学意见。属于婚前保健服务的内容中的( )。
下列关于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陈述中,不恰当的是( )。
(2020年真题)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区、街道、社区三个层面开展服务,并在各层面设立服务管理团队。为适应业务发展需要,该机构决定整合不同层面的研发团队,组建机构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定期向机构理事会提交研究报告,为机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该机构的组织结构类型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