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洋洋和妹妹目前一直跟随奶奶生活,奶奶对他们十分疼爱,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他们。但是由于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对于照顾兄妹俩感到力不从心。即使奶奶生病了也总是熬着,省着钱供兄妹二人生活。洋洋是个初中生,在奶奶身体不好后,就开始承担起家里的重任,学会了洗衣做饭,照顾奶奶和年幼的妹妹。洋洋的妈妈是在前年因病去世的,洋洋觉得是爸爸害死了妈妈,认为是爸爸感情出轨,对家庭不负责任,使得妈妈抑郁而终,对爸爸十分憎恨。?
在妈妈去世后,爸爸组建了新的家庭,有了孩子,对洋洋他们不管不顾。洋洋和奶奶、妹妹生活过得十分困苦,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勉强靠着地里的收成维持着生活。洋洋无心学习,也难以承担学校费用,想要辍学去打工,挣钱供妹妹好好上学,让奶奶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洋洋又不敢离开,害怕奶奶和妹妹没有人照顾,所以内心十分纠结和痛苦,对生活也十分绝望,对父亲的憎恨也就更加的深刻。?
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洋洋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
2.根据我国的社会救助政策,洋洋家庭可以申请哪些救助??
3.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分析社会工作者该如何帮助洋洋渡过难关。
A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1.洋洋家庭面临的主要问题: (1)家庭经济困难。洋洋、奶奶和妹妹三人没有收入也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苦。
(2)亲子关系紧张。洋洋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十分恶劣,对父亲十分憎恨,怨恨父亲害死了母亲,怨恨父亲对自己和奶奶妹妹的不管不顾。
(3)面临失学问题。洋洋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承担学校相关费用,洋洋和妹妹都面临失学问题。
(4)家庭成员照养问题。作为未成年人的洋洋和妹妹,失去了母亲,也得不到父亲的养育和照料。奶奶年迈且身体不好,无力照养兄妹二人,也需要他人的照料。
2.根据我国的社会救助政策,洋洋的家庭可以申请的救助有:
(1)洋洋和奶奶、妹妹三人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生活困苦,可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救助。
(2)洋洋和妹妹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承担学校相关费用,面临失学,可以申请教育救助,以解决继续接受教育的问题。
3.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社会工作者可以从微观、中观、外部以及宏观系统几个层面进行介入,协助洋洋解决家庭问题,渡过困境。
(1)微观系统层面:
①为洋洋提供个案辅导。洋洋由于生活的压力与困苦,无心学习,内心十分痛苦与绝望,对父亲的憎恨情绪也逐渐加深。社会工作者可通过对洋洋的个案辅导,提供心理疏导和精神支持,帮助洋洋缓解心理压力,培养积极学习心态,舒缓内心的负面情绪。
②帮助洋洋改善与父亲的亲子关系。与洋洋爸爸进行沟通联系,缓和洋洋与爸爸之间的紧张关系,推动爸爸与洋洋的正常沟通交流。要求洋洋爸爸履行对洋洋与妹妹的抚养义务以及对洋洋奶奶的赡养义务。
(2)中观系统层面:
社会工作者可与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沟通联系,为洋洋及其妹妹申请教育救助,使得洋洋和妹妹能正常接受义务教育。
(3)外部系统:
①社区层面:调动洋洋村里的村民、邻居等为洋洋家庭提供支持与帮助,帮助洋洋家庭建立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协助村委会为洋洋家庭申请和办理最低生活保障。
②亲友支持网络:发动洋洋的亲戚朋友为洋洋的家庭提供支持和帮助,包括物资帮助和精神支持等。
(4)宏观系统层面:
①政策倡导。向政府倡导完善落实我国的社会救助政策,使得洋洋家庭能及时获得应有的救助和保障。
②呼吁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呼吁社会关注和支持困难家庭,创造互助、友爱的社会环境。
相关试题
陈某被父母送到一家公立中学就读。虽然他很用功,可是由于基础薄弱,成绩始终不理想,这让他感到很苦恼。同班的同学基本上都是城里的孩子,同学们对陈某浓重的乡音嘲笑不已,这让陈某感到十分自卑、孤独和苦闷,渐渐产生了一种怨恨情绪,感觉自己就像要疯了似的。假设你是一名学校社工,请为陈某设计一份介入方案。
方力的父亲是公司老总,家庭生活条件优越。父母对他特别的宠爱,由于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对他的期望也很高,这使方力的心理压力非常大。高考时很想考好,却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影响了正常的发挥,没有考入父母所期望的学校。父母非常失望,严厉指责了他,方力心里也特别自责,觉得自己特别没用,辜负了父母。情绪低落的他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既不去被录取的院校就读,也不想复读,把自己关在小屋中,不肯与别人交流。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方力的几次沟通后,方力的情绪逐渐好转,并且决定继续读一年,努力考入自己及父母所期望的院校。看到方力又恢复了以往的自信,父母特别高兴,感谢社会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了方力的问题。[问题]1.本案例至此是否就可以进入结案阶段2.结案时服务对象通常会有何反应3.作为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处理服务对象对于结案时的反应
张老伯今年86岁,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目前他们都已退休。张老伯平时和大儿子一起生活。其他儿女分别住在不同的城市,对老人的照料较少。一个月前,大儿子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需要住院做手术,无力再照料父亲。四个儿女商量后决定把父亲送到养老院。张老伯非常生气,觉得白养了这么几个儿女。进养老院后,张老伯情绪低落,不和任何人说话,还拒绝吃饭,现在已经三天滴水未进了。假如你是养老院的社会工作者,院方请你负责张老伯的工作。1.张老伯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2.针对张老伯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哪些介入策略?
每当遭遇地震、洪水等特大自然灾害时,都会造成巨大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群众受灾、房屋受损 ……灾害后,需要政府和社会及时开展救灾救助工作,而在众多的救灾救助队伍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作用日渐突出。?问题:?1.简要说明在救灾救助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功能。?2.根据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助的不同阶段,社会工作者该如何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假设你是一名学校社会工作者,你所在学校有一批外来打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分处各个不同的班级。你发现,这些学生对自身的家境与身份较敏感,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针对学校中这批特殊群体,你打算如何开展工作?
试论述社会工作行动研究方法。
请根据“材料二”,概括绿化中心青年职工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30分) 要求:概括准确,建议可行,层次分明,语言流畅。不超过300字。
林女士三年前从农村嫁到城里,全职在家照顾儿子。半年前,儿子发高烧被误诊,智力发展受到了影响。丈夫对此颇有怨言,指责林女士不负责任,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认为林女士没有文化难沟通。林女士则埋怨丈夫每天早出晚归,对自己极为冷淡;觉得城里没人可以倾诉,常感到自卑和无助,害怕被丈夫抛弃。夫妻间常为一些小事争吵,婚姻关系出现了危机。林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郭求助。小郭了解了林女士的情况后,决定对其进行家庭干预。小郭为夫妻双方提供咨询,帮助其分析面临的困难,引导双方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婚姻问题上;改变对彼此的消极态度和看法,让夫妻双方从相互指责转化为共同努力解决面临的困难。同时,小郭挖掘林女士的优势和能力,引导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帮助她拓展社会支持网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林女士的压力得到了缓解,夫妻关系得到了改善。问题:?1.本案例中小郭扮演了哪些专业角色??2.小郭运用了哪些家庭干预技巧?并列出对应的具体做法。
试论述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伦理难题。
试论述我国的民政工作中运用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德国统一后的第一任首相俾斯麦实行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在严厉镇压工人运动、查禁社会民主党的活动的同时,也接受了社会政策学会的一些主张,通过实施一些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来保护劳动者。德国的社会政策主要是在工业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对激烈的社会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反映。德国统一后颁布的社会政策方面的立法主要有,1871年的《陆海军人养老金及遗属救济法》,这项法律主要还是与为统一德国进行的战争有关。与保护劳工有关的法律主要是:1883年颁布的《劳工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布的《劳工灾害保险法》,1889年颁布的《劳工老年残废保险法》。俾斯麦颁布的这三项社会保险法,都是由雇主和劳工联合组成管理机构,由政府予以监督。疾病保险费,雇主分担三分之一,劳工自己负担三分之二;灾害保险费(工伤保险),全由雇主负担;老年残废的保险费,雇主和劳工各负担一半,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助。请根据题目分析德国社会政策的主旨和历史意义。
小杰,1 2岁,因幼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小杰的双脚不能自行站立、独立行走。当时小杰家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因此,没有对他进行及时的康复治疗,这给小杰的生活、学习以及进入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阻碍。转眼小杰到要入学的年龄,家里的经济条件有所好转,也能给小杰带来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因小杰双脚不方便,且担心他会因此而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歧视,小杰的父亲就没让他按时入学,而是请人在家中单独教小杰好好读书写字,同时也非常注重小杰在兴趣特长方面的培养,看到小杰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就请老师教他学习绘画,后来小杰又喜欢上唱歌,于是小杰的父亲又找来声乐老师教小杰唱歌,基本上小杰喜欢什么,父亲都会及时请相关方面的老师来教小杰什么。久而久之,母亲感觉到这样有些不妥,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某社会工作事务所,向事务所里的社会工作者求助。问题:1.请针对小杰的情况,分析他所面临的困境与需要。2.如何依据社区康复的原则帮助小杰3.当小杰进入特殊学校接受教育后,社会工作者应如何配合学校做好特殊教育工作
(2016年)服刑人员李某假释回到社区后,感到难以适应,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被人瞧不起。面对别人的不接纳,以及自己无房住、无经济来源、无工作的窘境,李某十分悲观,觉得这辈子再也没有希望了。一天,李某在办理低保申请时,工作人员要求其补齐材料再来办理。李某为此很生气,与工作人员大吵大闹,并当场撕掉了申请材料。 社会工作者及时介入,为李某开展了个案服务。社会工作者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A,B,C治疗模式),协助李某调整非理性信念;协调多方资源缓解李某的生计困难;并协调李某与家人的关系。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李某找到了工作和临时住房,家人重新接纳了李某。 李某的生活状态有了明显好转。 问题: 1.社会工作者为李某提供了哪些促进其社会适应的服务? 2.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李某申请低保时的A、B、C作具体说明,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2015年)近年来,某小区养宠物狗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狗给主人带来快乐的同时,也给小区带来了一些问题:狗的粪便随处可见;大型犬有时会惊吓小孩;夜晚狗的叫声经常会吵扰邻居;狗伤人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居民对此非常不满,常与养狗者发生冲突,社区的邻里关系受到了影响,尽管居委会通过调节暂时缓解了一些矛盾,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为此,社会工作者与居民代表讨论后,提出建立“养狗自律会”的设想。他们在居民区张贴拟成立“养狗自律会”的海报,发放宣传单,征求居民的意见;邀请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参加座谈会,讨论解决办法。两周后,“养狗自律会”正式成立,推举了会长、秘书长,明确了监督员、宣传员等分工。“养狗自律会”通过社区民意调查.形成了“错时遛狗、粪便自清”等自律公约。同时“养狗自律会”配合居委会、物业公司开展社区环境规划,修建狗便处理设施。一段时间后,不仅养狗扰民问题基本得以解决,邻里关系得到改善,而且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提高。 问题: 1.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做法实现了社区社会工作的哪些目标? 2.结合案例指出社会工作者在推动告知、咨询、协商、共同行动和社区自治等不同层次的社区参与中采取的主要做法(将答案对应相应的序号填写在专用答题卡上)。
医院内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病人制订出院计划,一方面是有助于病人的康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节省医疗经费。因此,帮助病人出院是医院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假如你是一位医务社会工作者,请制订一份截肢病人的出院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