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A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两种相对立的范式,二者虽然存在差异,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 定性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定性研究的主旨是掌握并设法理解当事人对事件的主观意义及构建。为把握个人的主观意义及经验,就需要展现、了解并理解当事人生活的背景,因此定性研究是依靠研究者的经验、敏感以及有关的技术,有效地洞察被研究者的行为和动机。在定性研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小组座谈会、一对一深度访谈、观察法、头脑风暴法与反向头脑风暴法、归纳分析法。通过小组座谈会和一对一深度访谈,可以使研究者深入地了解被研究者的基本资料和基本思想;观察法可以让研究者在调查研究中适当地观察被研究者,以发现那些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无意识动作;头脑风暴法与反向头脑风暴法可以帮助被研究者打开思维,使被研究者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提升调查的有效性。基于以上几点方法,研究者最后需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合理科学地归纳和分析,这是定性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整个研究结果都将从归纳和分析中得出结论。
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定量研究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因此定量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操作中强调操作化、概括化和客观性。定量研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相关法和实验法,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研究者需要制订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相关法就是研究者要经由使用相关系数而探求变量间关系,来确定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与方向。实验法就是研究者控制实验中的变量和环境,借此衡量自变量与因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定量研究要排除研究者本人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定性研究要求研究者对自己与研究对象之间关系进行动态反思,尽量让研究对象把研究人员视为自己人。 (2)研究与理论的关系:定量研究从假设出发,通过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定性研究不一定事先设定假设,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理论假设。 (3)研究策略:定量研究要事先形成研究设计,追求研究资料、结论的精确性;定性研究的研究设计则可以灵活变化,可根据情况修改。 (4)资料特征:定量研究主要收集和分析量化的资料、可操作性的变量和统计数据;定性研究主要获取描述性的信息。 (5)结果范围:定量研究注重研究问题的普遍性、代表性及其普遍指导意义;定性研究注重研究对象,有助于发现问题的个别性和特殊性,以此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的新视角。 (6)适用范围:定量研究适用于研究问题已有大量资料、资料收集相对容易、需要探讨变量关系、宏观层面的大规模调查与预测等场合;定性研究适用于不熟悉的社会系统、无权威和不受控制的场景,同时需要低度的观念概化和学术建构,用于微观层面对个别研究对象进行细致、动态地描述和分析。相关试题
在某市一年一度的 “青春杯”男子篮球比赛过程中,四分之一决赛结束后,在场的粉丝因比赛结果发生口角,矛盾升级导致双方球迷发生恶性群殴事件,致使数名球迷和现场观众受伤,现场也严重阻塞,人群难以疏散,发生了严重的滞留问题。有关部门接到消息后,立即采取了应急处置措施,将现场实施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相关人员进行了强制隔离,及时解决了现场纠纷和争端,疏散了现场滞留人群。?问题:?1.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有哪些??2.浅要分析在突发事件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发挥的角色与作用。
案例:王奶奶,60岁,未婚,没上过学,以捡垃圾为生,患有风湿类关节炎数十年,关节畸形、肿大,行走困难。一次,王奶奶在捡垃圾的时候被撞,右腿截肢,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现实虽然如此残酷,但是王奶奶身残志坚、自立自强,截肢以后就在家做一些编织活,但是收入微薄,现在每月主要靠当地政府部门的补助生活,经济状况窘迫。王奶奶患病以来与弟弟和弟妹同住,家庭关系非常和谐。不幸的是,弟妹在不久前查出患了癌症,手术后身体很虚弱,也难以照顾王奶奶。王奶奶弟弟的身体状况也不好,侄子也在外地,三位老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都非常差。他们挤在一个狭窄的屋子里,终日难见阳光,房内没有自来水、上下水道和卫生间等设施,院子里有一个公用的自来水管,厕所也在外面。王奶奶由于行动不便,大小便只能在家中完成。无助的王奶奶向医务社会工作者求助,希望可以获得帮助。问题:1.医务社会工作有哪些特点2.上述案例中,王奶奶面临哪些困境3.针对王奶奶的情况,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陆小霞,22岁,已经退伍复员回家两年。刚复员回家,民政部门为她联系了一份售票员工作,但她拒绝了这份工作。此后她一直没有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处于失业状态。一次在网上聊天时,陆小霞偶然遇到了自己的高中同学董梅,知道近期要举办同学聚会,同时从董梅口中得知班上同学们的基本情况以后,随便找了些理由说自己近期不能出席同学聚会。然而她的心情却很难平复,与同学们的近况相比,自己连一份像样的工作都没有,整日无所事事,感到毫无成就,因此不想参加同学会。【问题】1.你在对陆小霞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以后,决定以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为她提供服务,请你简要介绍社会支持理论的内容。2.具体的介入过程,你将会怎么做
林女士三年前从农村嫁到城里,全职在家照顾儿子。半年前,儿子发高烧被误诊,智力发展受到了影响。丈夫对此颇有怨言,指责林女士不负责任,连个孩子都照顾不好,认为林女士没有文化难沟通。林女士则埋怨丈夫每天早出晚归,对自己极为冷淡;觉得城里没人可以倾诉,常感到自卑和无助,害怕被丈夫抛弃。夫妻间常为一些小事争吵,婚姻关系出现了危机。林女士向社会工作者小郭求助。小郭了解了林女士的情况后,决定对其进行家庭干预。小郭为夫妻双方提供咨询,帮助其分析面临的困难,引导双方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婚姻问题上;改变对彼此的消极态度和看法,让夫妻双方从相互指责转化为共同努力解决面临的困难。同时,小郭挖掘林女士的优势和能力,引导她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帮助她拓展社会支持网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林女士的压力得到了缓解,夫妻关系得到了改善。问题:?1.本案例中小郭扮演了哪些专业角色??2.小郭运用了哪些家庭干预技巧?并列出对应的具体做法。
淑华是普通的农村妇女,丈夫没有固定工作,有酗酒的习惯,而且酒后经常对淑华施虐,甚至毒打。淑华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有一个女儿,正因为淑华生下的是女儿,所以她的丈夫和婆婆都认为是她的错。淑华经常向同村的好姐妹们诉苦,但是他们都认为要顾及面子,家丑不可外扬,大都劝她忍气吞声。淑华曾在无奈之下向妇联和派出所民警求助,但是却拒绝了他们的实质帮助。有段时间,淑华因为不堪苦恼,几乎想自杀,她自己也越来越觉得这就是她的命,天生注定,不可改变,生女儿也是她的错。问题:1.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假设,淑华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2.在优势视角看来,淑华的资源主要有哪些3.从个人、小组、社区三个层面,分析解决淑华问题的简要策略。
假如你服务于某一社会福利机构,该机构主要的服务对象为有行为偏差的青少年,该社会福利机构致力于帮助他们纠正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主要包括:逃学、撒谎、偷窃、打架闹事等。?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拟定一份服务方案,帮助这些青少年纠正行为偏差。
某救助站近年来发现所辖区域内流浪未成年人数量逐渐增多,尽管已采取相应措施开展救助工作,但仍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因此,救助站结合近几年来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情况及现有调查统计的流浪未成年人数量,对救助站现有规模及工作内容进行了相关调整:一是将救助站进行了扩建,新增救助床位15张;二是采取流动巡查制,安排工作人员上街巡查,主动救助街头流浪未成年人。?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简述我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的主要措施。?2.谈谈我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试论述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A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近日将召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2024年度上半年工作例会”,听取全局各部门单位相关工作推进情况,请根据“材料三”,为赵主任起草在例会上的汇报提纲。(30分) 要求:提纲挈领,内容充实,有逻辑性,语言精炼,不超过300字。
某企业为员工设计了一个福利支持项目 ——“员工帮助计划”,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小徐是该企业的社会工作者,为对该企业的员工进行需求评估,小徐计划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小徐为了更深入地调查该项目的实施效果,决定用实验法来进行研究。他选择了参与此计划的员工和没有参与此计划的员工各10人,组成了A、B两组进行对照,其中A组为参与此计划的员工,B组为没有参与此计划的员工。在项目开始前,小徐分别针对两组员工进行心理测量,发现两组人员的心理状况水平差距不大。项目开始后,小徐分别在一个月、三个月和半年后对两组员工进行心理测量,然后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最后小徐发现B组的员工心理状况水平波动不大,而A组的员工参与了“员工帮助计划”后明显心理状况好了很多,员工工作更有动力了。对此,小徐认为该企业的“员工帮助计划”是有效的。?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小徐采用的社会工作研究方法及其方法论,并分析其优缺点。
社会工作者在某职业学校开展服务时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佳,动辄不动与任课老师产生冲突,甚至擅自离开课堂;有些学生流连于网吧,经常夜不归宿。社会工作者经过进一步评估,发现大多数学生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觉得读职业学校没前途,既懊悔过去读书不认真,又不愿面对现实,更没有为改变现实而采取行动。社会工作者决定依据现实疗法中的“责任”、“现实”和“正确”三个基本要点,开展以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为总目标的小组活动。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通过破冰游戏等方式促进组员间的相互交流,树立积极、正向的伙伴关系;与组员共同制定契约,形成小组规范,使组员逐步认识到遵守规范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通过“自画像”、“生命环”等活动,协助每位组员开展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行为并进行合理评估,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社会工作者借助良好的小组互动氛围,通过角色扮演、示范、鼓励等技巧,协助组员学会真实表达,并履行自己的决定和承诺。问题:1.围绕提升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的总目标,列出本案例中小组工作的具体目标。2.分析小组工作在本案例中发挥的功能。
阿丽,女,38岁,其丈夫在2年前因病去世,儿子小意现在12岁,小学五年级就读。阿丽没有固定工作,多在镇上的个体私营店打工。母子俩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爷爷奶奶没有文化,年岁已高,一家四口的经济来源全部来源于阿丽每个月微薄的工资。由于沉重的生活负担,阿丽忙于工作并不关心小意的学习,与小意的日常交流几乎没有。小意之前学习成绩优秀,性格倔强,要强。两年前小意开始接触网络,并于半年前迷恋上网络游戏,学习成绩落千丈。学校老师向阿丽反映了小意学习成绩下降的情况后,阿丽忍不住对其严厉打骂。自此以后,儿子小意开始逃学去网吧玩游戏,零花钱不够用时开始偷家里的钱去上网,甚至多次在网吧夜不归宿。每次阿丽在网吧找到正在玩游戏的小意后,都会对其实施暴力。阿丽认为小意是故意惹她生气,是个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这也导致了阿丽频繁对其实施暴力。而小意认为母亲对其非打即骂,并不爱她。阿丽与儿子小意的关系逐渐恶化,经常发生争执,阿丽经常当众对小意实施暴力,甚至有时知道并不是因为小意的错误,但就是忍不住,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久而久之,小意开始拒绝和阿丽说话,无奈之下,阿丽主动向社工寻求帮助。请以阿丽为服务对象设计一份社会工作服务方案。
什么是社会行政?试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行政体制改革与创新的看法。
作为癌症中心的医务社会工作者,你深深体会到疾病患者的压力与痛苦。最近,你发现医院白血病患儿很多,且他们的父母都深受孩子病痛的影响,医院希望社会工作部将他们连接起来,使之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面对遇到的困难境遇。问题:作为医院社会工作者,请设计一份小组服务方案。
周先生,32岁,几年前因车祸而瘫痪,情绪十分低落,感到自己活着还不如死去,经常有轻生的念头。周先生的妻子在车祸发生后就和周先生离婚了,留给周先生一个不满5岁的女儿。周先生和女儿的生活主要靠亲戚朋友救济,周先生的父亲早已去世,母亲听说儿子出了车祸也重病在床,周先生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妹妹远嫁外地,弟弟负责照顾母亲,偶尔也过来看看周先生父女俩。平时周先生的日常生活都由小女儿来照顾。小女儿已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可是没有钱去上,另外周先生的生活还要指望她来照料,所以小女儿上幼儿园的事一拖再拖。【问题】请根据上述情况为周先生设计一份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