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知教育APP
考编之路莘知起步
A
B
正确答案 :A
解析
1.社会救助是指在社会成员因个人原因、自然原因或社会原因致使基本生活难以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为其提供基本物质保障的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受到宪法保障的基本公民权利之一。它以家庭经济状况调查为基础,由政 府和社会为陷入贫困的城乡困难家庭提供直接的物质救助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社会救助是一个动态的、涉及多个领域的复杂概念。 2.上述案例反应了贫困大学生的如下问题:
①经济问题。贫困大学生的家境贫寒,学费是个沉重的负担,饮食缺营养,穿戴很寒酸。②学校缺乏对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了解。学校在资助贫困大学生时发放的衣物一般颜色单一、款式刻板,穿戴或使用它们时,能很容易被辨识出属于资助物品。所以,学生领了衣物之后不乐意穿戴或使用,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衣物犹如贫困的标签,穿戴或使用它们有伤自尊。3.开展贫困大学生社会救助的工作方案如下:(1)方案目标: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帮助的同时又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2)方案实施策略①变换资助物品。学校在组织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同时要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比如把外穿的衣服更换为可以内穿的衣服,或者购买不同样式、不带标记的衣物等。②为贫困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鼓励贫困大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正视困难,通过努力学习和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来回报社会。③请贫困大学生一同参与一些课题、方案、政策的制定。协同有关部门增加一些课题、方案,专门请贫困大学生一同参与。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一方面能增加贫困大学生的技能和学识,增加他们的额外收入,另一方面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参与到政策的制定中去,政策才能更好地体现和满足他们的需要。(3)方案执行:包括提供服务,整合资源,联系服务机构,监督执行等。(4)方案评估:包括贫困大学生对服务的满意度、方案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等。相关试题
林锐,女,15岁,初中三年级学生,生于四口之家。去年,母亲因生二胎时难产而变得体弱多病,不能劳累。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为了维持生计,又兼职了一份傍晚的工作。自此,林锐便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妹妹、料理家务的责任。由于家务和对家人的照顾占用了林锐较多的学习时间,所以她成绩一直平平,马上面临中考了,林锐的心理压力很大,她很怕自己考不上重点高中,父亲就不让她上学了,所以经常愁眉苦脸。此外,由于家庭条件的缘故,林锐衣着打扮都很简朴,同学们都不太主动跟她玩,林锐也觉得低人一等,与同学间也比较疏远。由此,她小小年纪就开始抱怨命运的不公,出现悲观情绪。班主任将林锐的情况告诉了学校社工阿魏,阿魏了解情况后,将其确定为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并决定从此方面开展服务。【问题】1.从家庭生活困难学生角度分析,林锐主要面临的问题有哪些2.针对林锐的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哪几个方面的支持3.结合材料分析,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有哪些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别?如何理解二者之间不存在好坏优劣之分?请说明理由。
盼盼,女,4岁,出生在某城市,父亲是某建筑公司技术总监,母亲是一名公务员。虽然家庭收入颇高,但父母的工作都非常繁忙,没有时间陪盼盼玩耍。为了满足盼盼的必要生活和得到相应的照顾,父母雇了一名高级保姆照顾盼盼。父母及保姆共同给盼盼制订了一个发展计划。计划中包含了以下两条:1.盼盼在3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并在5岁的时候参加国家级比赛,获取名次。2.盼盼6岁的时候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在15岁时需完成高中所有课程的学习并升入大学。因父母认为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年龄的约束很大,如果按照国家正常的升学发展,女孩子本科毕业就已经22岁,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读完研究生就25岁,如果读博士,正常毕业得28岁,就成为社会认为的“剩女”了。在父母的经济支持和保姆的精心照顾下,再加盼盼本身很聪明,盼盼在幼儿园的表现非常好,几乎每周都会获得幼儿园的优秀宝宝称号。但是最近盼盼在幼儿园表现有些反常,不愿意和其他孩子玩耍并开始对其他孩子进行打骂,对学校老师撒谎,不配合老师完成幼儿园的必修任务。她的钢琴老师反映盼盼最近学习精力不集中,接受能力欠佳。家里的保姆也发现盼盼最近很叛逆,以前尊敬她像尊敬妈妈一样,但前几天居然对她说出“你只是我们家请的保姆,凭什么管我”等话。针对盼盼的情况,你作为幼儿园的社会工作者,在老师的要求下为盼盼提供服务。问题:1.结合上述案例,谈谈儿童的需要包括哪些方面2.结合上述案例,应用优势视角分析盼盼所面临的困境和优势有哪些3.针对盼盼的问题,幼儿园社会工作者应用什么理论对盼盼进行介入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李某,男,35岁,曾因盗窃被判入狱两年,刑满释放后,其妻提出离婚。李某因没有固定工作又有前科而未得到儿子的监护权。李某入狱前视儿子为宝贝,但现在妻子却以各种理由拒绝李某探望儿子,这使李某很难过。他因此经常喝酒麻痹自己,喝醉后神志不清楚时就对别人大发雷霆。最初醉酒后回家只是打骂自己的老父亲,到后来变得以虐待父亲为乐。社会工作者与其接触后决定对此案采取一系列干预措施。【问题】1.社会工作者应采用何种模式对李某提供服务2.在对李某提供帮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3.社会工作者应采用怎样的介入策略
某中学三名不到18岁的高中学生,在假期为寻找一时的刺激而到某商店盗窃,后被抓获。因盗窃数目巨大,他们面临的可能会是几年的牢狱之灾。但该市建立的一项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检察机制使之得以改变。这项制度名为“诉前考查”,这意味着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进行非监禁化处置。犯罪青少年由社会工作者进行3个月的诉前考查,表现良好的话将免予起诉,反之则进入诉讼程序。1.结合案例说明矫正社会工作的定义和服务对象。2.对于上述案例中的三位青少年,矫正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服务,请简要说明。
个案工作过程中如何协助案主体现案主的自决原则?
案例:尤某是一名来自汶川的1 8岁的武警战士,在地震中不幸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他强忍着失去亲人的痛苦,坚持奋斗在第一线,争取救下更多人的生命。但是不幸的是在一次救援中,房屋在余震中二次坍塌,尤某被掩埋其中,后虽被队友救出,但他还是失去了自己的双腿,并伴有多种并发症,需长期治疗。部队为了表彰尤某在抗震救灾中的优秀表现,特记二等功一次。尤某不仅承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面对和适应自己身体残疾的事实,并且他也开始担忧自己退伍后的生活。问题:1.根据优抚医院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界定的标准,判断尤某是否属于服务对象范围内2.若要为尤某提供具体的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案例:王奶奶,60岁,未婚,没上过学,以捡垃圾为生,患有风湿类关节炎数十年,关节畸形、肿大,行走困难。一次,王奶奶在捡垃圾的时候被撞,右腿截肢,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现实虽然如此残酷,但是王奶奶身残志坚、自立自强,截肢以后就在家做一些编织活,但是收入微薄,现在每月主要靠当地政府部门的补助生活,经济状况窘迫。王奶奶患病以来与弟弟和弟妹同住,家庭关系非常和谐。不幸的是,弟妹在不久前查出患了癌症,手术后身体很虚弱,也难以照顾王奶奶。王奶奶弟弟的身体状况也不好,侄子也在外地,三位老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都非常差。他们挤在一个狭窄的屋子里,终日难见阳光,房内没有自来水、上下水道和卫生间等设施,院子里有一个公用的自来水管,厕所也在外面。王奶奶由于行动不便,大小便只能在家中完成。无助的王奶奶向医务社会工作者求助,希望可以获得帮助。问题:1.医务社会工作有哪些特点2.上述案例中,王奶奶面临哪些困境3.针对王奶奶的情况,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假如你在某一青少年福利机构实习,该机构专门服务于有偏差行为的青少年。机构督导希望你能够设计一个小组工作服务方案,为10有逃学、撒谎、偷窃等行为的青少年提供服务。请针对这一情况,拟订一份小组工作服务方案。
假如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服务于城郊接合部的一个城中村,这里主要居住的是外来务工人员。由于附近工厂以制造业为主,工作强度大,还经常加班,许多务工者根本就没有时间关心子女的成长,不少孩子初中毕业后不再继续读高中,而是流落社会,平日无所事事,经常在社区聚众滋生事端,如破坏公物、欺负敲诈中学生、打架斗殴等。请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一份青少年社区服务方案。
社会工作者小圆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已经一年多了,中心的杨主任一直担任她的督导。在一次的督导会谈中,小圆表示自己很苦恼,因为来中心活动的多数社区居民都不了解社会工作,部分领导和同事也对社会工作缺乏认识,她要反复解释。不仅如此,小圆还曾在一次社会工作中被某社区居民说是 “多管闲事”,小圆表示她想要辞职了。?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谈一谈杨主任该如何发挥自身督导功能帮助小圆。
社会研究是指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社会研究是科学的一个部分,它的目标是探索和理解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世界。社会研究作为一种特定的科学研究类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①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②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③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请联系实际举例说明社会研究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恩施某县城的女孩娟娟,因学习成绩一直不太理想,高二上完后就放弃了自己的学业,选择去上海打工谋生。在上海打工时,娟娟遇到了自己喜欢的男孩陈某,两人恋爱几年后,娟娟与陈某在上海结婚组建了家庭。娟娟来自农村,从小就很能吃苦,工作一直很勤奋,工作业绩也十分优秀,成功做到了项目主管,娟娟对个人的工作十分满意,也很有成就感。?婚后第二年,娟娟生了一个男孩,丈夫陈某和公婆十分高兴,但他们都认为娟娟应该专心在家带孩子,当全职妈妈。娟娟无奈之下,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丈夫陈某还特别在意娟娟的社会交往,与什么人联系,与什么人往来,甚至与什么人打电话发短信等,都必须一一过问了解清楚。渐渐地,娟娟也不再与朋友和同事来往,断了联系。?因为公婆另有房子,娟娟曾经向丈夫提出过与公婆分开住,一家三口可以有自己的小空间,但公婆要求必须与娟娟夫妻俩同住,丈夫也只听取公婆的意见。大家都羡慕娟娟嫁得好,生活条件好,有房有车。但娟娟自己内心一直比较压抑,高兴不起来,也没有感觉那么幸福。娟娟开始变得沉默、失眠,最后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中度抑郁。?问题:?1.结合案例,请运用性别需求的视角分析评估娟娟抑郁的原因。?2.作为社会工作者,你觉得应该如何帮助娟娟解决抑郁的困扰,走出困境?